亞洲基礎油市場呈現出各方面迥異的動蕩局面,某些等級的油品因為供過于求而受到價格下行壓力,而急劇升高的原油價格則不斷推動價格漲勢。
到目前為止,由于中國臺灣一家大型生產商的工廠仍在周轉期內,亞洲地區有很多等級的基礎油都處于供貨緊缺狀態,尤其是 API 第二類油品。
但這一情況即將改變,因為之前從 6 月開始為期兩個月停工維護的中國臺灣生產商臺塑石化預計將在本月底恢復生產。
臺塑石化在幾個月前暫停了向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地區的現貨裝運,以便在停產之前建立庫存,并且也減少了按合同裝運的貨量。
隨著麥寮的臺塑工廠即將恢復輸出產量,以及季節性的需求減少,大部分第二類等級油品可能會有更充足的供貨。而且在夏末秋初這段時間,亞洲大部分國家/地區的下游成品潤滑油市場的活躍度也會開始走低。
另外,由于 G20 峰會將于 9 月 4-5 日在浙江杭州召開,在此之前的華東地區工業活動也會放緩。很多工廠(包括大量石化工廠)已停工或降低開工率,以遵守政府在峰會期間減少空氣污染的要求。
中美雙方預計在 G20 峰會前不久會聯合公布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變化公約。參加 G20 峰會的國家/地區有: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另外歐盟也將派代表出席。
還有另一個因素影響了亞洲地區基礎油購買意向,那就是前幾個月從中東、歐洲和美國大規模進口的幾批第一類和第二類油品,其中大部分已于 5 月和 6 月抵達亞洲各港口。
因此,很多最終用戶和進口商能采購這些油品來滿足急需,似乎并不急于購買更多。買方期望價格下跌,因此傾向于等待。
第一類油品的現貨供應似乎也在增加,由此導致現貨價格下調(主要是光亮油)。
光亮油自本月初已跌至 40-80 美元/噸,而且本周進一步下跌約 10 美元/噸。
與此同時,起伏不定的原油價格使得基礎油價格的走向難以預測,而前幾周的油價上漲和美國的基礎油價格上漲帶來了強勁的市場情緒。
“美國生產商 Chevron 在 8 月 24 日將第二類基礎油價格提高了 20 美分/加侖,反映出當前的供需平衡和市場行情。”一位公司消息人士說。
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預期在 9 月的一次國際能源會議上討論產量凍結問題,原油期貨價一直保持漲勢。
但是,美國的原油庫存出人意料地增多,讓人擔心過去兩年中壓低油價的供過于求局面再次出現,因此原油價格在本周出現下跌。
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新加坡 10 月期貨 8 月 30 日下午的交易價為 49.10 美元/桶,而 8 月 22 日的價格為 50.01 美元/桶。
由于貿易活動低迷,亞洲基礎油現貨估價在本周大體保持平穩,其中光亮油價格在趨弱的市場行情下略有下跌。
根據新加坡庫提價,第一類溶劑中性油 150 的價格穩定在 590-610 美元/噸,SN500 的評估價格為 680-700 美元/噸不變。光亮油下跌 10 美元/噸,為 950-970 美元/噸。
第二類 150 中性油的新加坡庫提價保持在 590-610 美元/噸,而 500N 為 780-800 美元/噸不變。
根據亞洲離岸價,第一類 SN150 的價格據悉為 480-500 美元/噸,SN500 約為 600-620 美元/噸。由于需求減少,光亮油的離岸價下跌 10 美元/噸,為 800-820 美元/噸。
在第二類基礎油市場中,150N 油品的亞洲離岸價穩定在 530-550 美元/噸,而 500N/600N 的亞洲離岸價估計為 690-710 美元/噸。
在第三類油品中,4 cSt 和 6 cSt 油品的亞洲離岸價穩定在 820-850 美元/噸,而 8 cSt 等級油品的亞洲離岸價約為 660-680 美元/噸。
供應相關的新聞:Caltex Australia Petroleum Pty Ltd. 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該公司與 Chevron Corporation 的新加坡分公司 Chevron Singapore Pty Ltd 簽訂了一份協議,成為澳大利亞的 Chevron 高品質第二類基礎油授權分銷商。
鑒于澳大利亞的高品質基礎油產量有限,該公司希望能供應基礎油以滿足更嚴格的潤滑油規范,并盡可能為潤滑油配方設計師降低進口復雜性。
在澳大利亞銷售的產品將包括 Chevron 的第二類中性基礎油 100R、150R、220R 和 600R。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