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9月16日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3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10元和0.12元。調價執行時間為9月16日24時。
在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之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已分別在7月21日、8月18日和9月1日連續三次下調。
根據公開信息,自2009年國內成品油與原油直接掛鉤及調整最高零售限價以來,只是在2012年和2013年出現過“三連跌”的局面。這也就意味著,本次成品油價格下調是六年來的首次“四連跌”。“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新華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
原油下跌態勢不改
“成品油‘四連跌’后,國內各地國三柴油和90#汽油零售升價重回6元時代;除海南省外,國內各地93#汽油及97#汽油零售升價也均維持在7元區間。”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雪君表示。
事實上,自9月1日國內成品油下調以來,因國際原油供應充足、市場需求增速放緩,以及美元匯率走強拖累,投資者情緒基本上保持看空狀態,導致原油下跌態勢不改。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9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15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2.56%。
國內油市在持續的下調預期影響下,批發價格持續走跌至2010年10月底以來低位。9月16日中宇資訊監測國內26個主要城市中石油、中石化批發均價為:國三0#柴油為7455元/噸,較零售到位均價低691元/噸。國四93#汽油為8707元/噸;國四0#柴油為7658元/噸,汽柴油分別較零售到位均價低1105和877元/噸。批零價差逐漸拉寬,終端加油站利潤空間加大,優惠讓利幅度也隨之增加,據悉國內部分加油站維持0.2-0.5元/升的讓利幅度。
物流公司、私家車主受益多少?
國內成品油價格四連跌,對物流公司、私家車主都是一個利好消息。
隆眾石化薛群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不斷普及,其節能環保的特性不斷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高昂的油價,讓燃油式汽車車主們不堪重負。但是今年,成品油價格的連續下調,讓私家車主及物流公司的成本有了一定幅度的減少,尤其是物流企業。
此次調價,對于私家車而言,以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升汽油的私家車為例,此輪汽油每升下調0.11元,相應的下個計價周期的油耗成本將降低8.8元。
對于物流運輸行業而言,以載重50噸的貨車,每月平均跑10000公里左右,百公里油耗38升柴油為例。本輪下降0.11元/升,在下一個計價周期的時間里,將減少209元的油耗成本,物流企業的燃油成本有所下滑。
現行定價機制“比以前的好了”
2013年3月,國家發改委宣布對現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進行調整。將調價周期改為10個工作日,并取消4%的變化幅度要求,并將價格計算方式由移動平均改為平均,改進掛靠油種。
而在此前,中國成品油價格依照的是2009年5月出臺的“22個工作日+4%變化率”原成品油定價機制。但因周期長、反應滯后等問題最終這一定價機制最終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
據統計,從2013年3月宣布實施新定價機制到如今,在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運行一年半的時間內,國內成品油價格共經歷14次下跌,11次上漲。
對于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第一,新的機制下,調價會更及時。按照國際油價的走勢,國內油價該升就升,該降的時候就降。國內和國際油價基本可以做到同步,這個非常重要。并且,油價及時調整,還能夠照顧到商家、企業和個人等多方利益。第二,新的定價機制出臺之后,正好遇到國際油價相對比較平穩的時期,所以國內每一次成品油調價幅度都不是很大。這樣的話,老百姓就比較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不過畢竟國際油價不能是永遠平穩的運行,所以也會多少遇到一些挑戰。不過,在林伯強看來,相比舊的定價機制,現行定價機制的確是“比以前的好了”。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