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rost & Sullivan 公司預測,全球工業潤滑脂市場的收入將在2019年從2012年的12億美元暴增到18億美元(人民幣112億),這歸功于技術日新月異,及定制化潤滑脂系統為更廣大產業所創造的市場參與機會。
該國際市場研究公司在四月份出版的 “工業潤滑脂市場分析與生物基材料的商機。 ”中,以美元計算發表了對銷售方面的分析。
Frost & Sullivan 的化學品、材料、和食品產業分析師Anna Jarosik女士告訴Lube Report:2012年對工業潤滑脂需求最大的是制造業和基礎建設兩個領域。制造業(應用包括如石油和天然氣、紙漿和造紙、紡織和電子產品)和基礎建設分占全球銷售收入22.5%和16.4%。鋼工以14.1%排名第三,第四為汽車12%。
Jarosik表示,收益最高的在北美和亞太地區。從收益觀點,北美地區前兩名應用最高是制造業32%和鋼工業18.4%。在亞太地區,工業潤滑脂的最高收益則來自開礦36%,與制造業17.4%的應用。
Jarosik在一則新聞稿上也指出“工業潤滑脂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革和創新解決方案將吸引新行業的興趣 ”。又補充“工業潤滑脂設計師、制造商、和最終用戶間的密切和積極合作,將促進高度定制脂系統的發達,進而擴大市場范圍,給新參與者創造機會。”
Jarosik解釋,定制潤滑脂系統通常意指市面上沒有,而是特別根據特定客戶的需求而設計的產品。“定制潤滑脂強烈取決于其特定要求,組成物(和)粘度,因此增稠劑和添加劑都會應工作條件和環境調整。”
Frost & Sullivan 預測隨著不斷的研究和發展,改變將可能發生在工業潤滑脂生產中所使用的基礎油類型。她繼續說道: “這些預計將導致各種配方上的變化,將有益于某些添加劑,如氧化劑和防銹劑”。
她進一步補充 “這些發生在基礎油類型的變化主要涉及到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和葵花籽油)在全球工業油脂市場日漸普及的現象。因為原油漲價,而目前最熱門的礦物油(例如:環烴基礎油、石蠟基礎油、其他碳氫化合物、以及芳香基礎油)都是從石油精煉來的。除了基礎油類型的變化,我們將注意到改變也會發生在制造工業潤滑脂用的添加劑上。”
該公司表示,更嚴格的法規和環保標準、發動機的硬件改革、和潤滑油更換周期的加長等變數都將會給工業油脂生產者額外的壓力,迫使其提高產品性能、耐用性、及堅固性。
Frost & Sullivan公司也解釋,由于世界各地生態意識不斷增長,“環境友好型 ””的工業潤滑脂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Jarosik指出:“生物基潤滑劑的優點是預計將客戶偏好導向工業潤滑脂,而不是潤滑油或替代產品,“因此,提高立法上的壓力將對工業潤滑脂市場的增長大有助益。”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