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如巨石入水,在潤滑油行業激起千層浪,致使該行業經歷近五年最劇烈價格震蕩。近日,殼牌、美孚、福斯、天津日石等知名潤滑油公司紛紛發布漲價通知,行業深度調整期的大幕就此拉開。
成本高壓下,行業陣痛明顯。在廣州華南國際汽配城,經營潤滑油20年的經銷商陳先生指著貨架上的價格標簽感慨萬千,某品牌潤滑脂價格同比漲幅達21.8%。頭部企業2024年累計發布7次調價通知,中小品牌更是“一月一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添加劑氫氧化鋰價格飆升,基礎油價格同步上漲65%,推動潤滑油生產成本激增,全行業毛利率平均下降8 - 12個百分點。中小品牌陷入困境,廣東某區域性品牌嘗試漲價10%后,月度銷量暴跌40%。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查處假機油案件涉案金額超3.2億元,“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加劇消費者對中小品牌的信任危機。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催生了潤滑油產品的革命。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潤滑油市場規模達48億元,同比增長67%,全合成潤滑油占比突破70%,混動車型中酯類合成油使用率達85%。福斯新能源專用油銷量增長120%,其π動力系列通過25家車企認證,可降低發動機磨損37%,減少碳排放19%。
經銷商在數字化浪潮中尋求突圍。在北京市五方天雅汽配城,一家潤滑油門店店長通過接入全國2.3億輛機動車數據的智能系統為客戶生成養護方案。中國潤滑油經銷商協會調查顯示,60%的受訪者面臨庫存周轉天數超90天的壓力,但接入數字化系統的經銷商庫存周轉率提升45%,客戶復購率提高32%。安徽蕪湖某潤滑油生產基地的生物基潤滑油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其產品使用70%植物基原料,碳排放強度降低45%,符合歐盟Stage V排放標準等政策要求。政策推動全行業研發投入增長25%,預計到2025年生物基潤滑油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2%。
面對市場集中度即將突破60%的局面,中小經銷商加速分化。濟南經銷商李女士聚焦商用車后市場,為物流車隊提供定制化潤滑方案,幫助車隊降低15%燃油消耗。行業專家指出,未來競爭將圍繞“精準服務”展開,經銷商應構建“產品 + 數據 + 服務”的三維體系。在廣州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車主王先生放棄低價雜牌機油,選擇福斯新能源專用油,體現了技術附加值和服務專業性對消費決策的重塑。
潤滑油市場的深度調整,是產業升級的必然陣痛。從成本壓力到新能源需求,再到數字化變革,行業正經歷從“量”到“質”的蛻變。只有把握技術趨勢、擁抱數字化轉型、構建服務生態的企業,才能在這場洗牌中脫穎而出。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