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釋放國家儲備原油
上周國際原油震蕩劇烈,主要因為北美颶風艾達損壞了海上作業平臺,美國墨西哥灣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商——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取消了部分供貨。
隨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放出重磅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首次以輪換方式分期分批組織投放國家儲備原油。本次投放主要面向國內煉化一體化企業,用于緩解生產型企業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

消息稱,實施國家石油儲備常態化輪換,是發揮儲備市場調節作用的重要途徑。通過公開競價銷售向市場投放國家儲備原油,將更好地穩定國內市場供需,有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去年由于疫情影響,國際油價暴跌,我國也采購了大量原油庫存,這些原油庫存除了一部分進入商業儲備之外,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了國家的儲備庫存,這次國家釋放庫存,意味著國家儲備庫存水平要遠高于往年,國家也有一定底氣釋放庫存平抑價格上行的風險。
這一消息發布后,油價盤中大幅跳水。但隨后從71美元又反彈回至73.5美元。
國際油價盯緊中國原油進口數據
此次中國釋放原油庫存的消息發出后,雖然油價短期跌宕后再度上行,但這已受到國際原油市場的極大關注。
根據高盛的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的原油供需平衡仍將偏緊,中國此次收緊配額釋放庫存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增長,那么對應的也將會下調需求的增長預期,這或許會影響國際油價四季度的漲幅。
如果真如此,高盛預計的80美元/桶可能將會成為一個比較難以達到的目標。如果中國進口下降,市場將不會需要那么多原油。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認為,此次國家釋放儲備庫存意在進行輪換,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某一時點,國內仍將進行大量原油采購,以增加庫存水平。
去年,我國大量采購原油主要時間集中在5-9月,當時油價在35-45美元/桶,如今已經回升到70美元/桶以上。從國家戰略儲備角度來講高油價時適當拋儲平抑價格,等待原油價格低點時再補回。如此操作不僅能夠穩定大宗商品價格,也發揮了庫存的價值。
所以分析認為,未來要重點關注中國原油進口量的變化,倘若四季度某個時間中國進口量突然劇增,那或許就意味著彼時就是原油市場的底部區間。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