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2012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的同時,發布《對世界油氣發展前景的若干認識》認為,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崛起,改善了世界能源供應東西失衡的格局。世界能源“八”字形分布的資源線日趨明顯。
《對世界油氣發展前景的若干認識》提出,科技發展和人類對油氣資源認識的加深,使美國頁巖油氣、加拿大油砂等非常規資源實現了大發現和大規模開發。國際能源署(IEA)預測,由于開發頁巖氣,美國將于2030年成為石油凈出口國。因此,當前世界石油儲量主要呈“兩線”分布。
東線是以俄羅斯—中亞—中東—北非—西非為主的常規資源線。這條資源線是傳統的石油生產區,其常規石油資源占全球剩余石油資源總量的75%,當前,石油產量占全球產量的60%。西線是以北美—南美為主的非常規資源線。這條線是世界上未來重要的新增油氣產量的來源地。其資源以頁巖油氣、油砂、致密油、重油和深水油氣等非常規資源為主,非常規石油資源量占世界非常規石油資源總量的77%。
在這一格局中,世界非常規資源豐富,增產潛力很大。《對世界油氣發展前景的若干認識》給出的數據是,包括重油、油砂、油頁巖和頁巖油等在內的非常規石油資源量為3994億噸;包括頁巖氣、致密氣和煤層氣等在內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為327萬億立方米。
同時,格局中的消費中心將逐漸東移。亞太地區石油需求將在2020年后達到峰值,由目前的占世界32.4%增加到2030年35.3%。亞太地區天然氣需求將從目前占世界的18%大幅上升至2030年的28.5%,并在2020年后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消費區。歐美油氣消費則漸近高峰,歐美石油消費在全球消費中的占比將由目前的45%下降到2030年的39%,天然氣消費在全球消費中的占比將由47%下降到2030年的36%。
不過,這也給亞太地區油氣供應帶來重大挑戰。因為亞太地區石油供需缺口將由目前的9億噸擴大到2035年的11.4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將由目前的70%進一步上升到2035年的77%;天然氣供需缺口將由目前的970億立方米擴大到2035年的4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由目前的17%進一步上升到2035年的30%。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