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場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兩個壞消息。需求對油價的拖累表明經濟增速已經開始放緩;而供應短缺(推動今年油價飆升的唯一因素)很可能在未來導致進一步失去動能。
盡管需求疲軟對油價造成近20美元的拖累,但今年以來油價漲幅還是達到27美元。需求對油價的貢獻最初是正面的,但自4月以來,需求出現大幅下降。而此時正值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為遏制疫情傳播實施新一波封控之際。
供應短缺已經足以抵消需求造成的拖累,為今年油價上漲貢獻超過45美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了對石油減產的擔憂,而對俄制裁以及對俄羅斯石油的自發抵制導致供應短缺。OPEC產油國一直不愿、也無力填補這些缺口。
油價:原油供應帶來提振,需求造成拖累
供應持續短缺對經濟增長構成阻力,同時還帶來了通脹壓力,而央行對此并無好的應對辦法。加息可能減緩需求并抑制價格。但如果加息力度過猛,結果只會把下一場經濟衰退的誘因從高油價轉為利率上升。
如何衡量石油需求和供應引發的沖擊
油價上漲的原因要么是需求增加、要么是供應下降。這兩個因素對股市則會產生不同影響,意味著可以利用油價與股價的聯動將需求造成的沖擊與供應造成的沖擊區別開來。
全球經濟擴張帶來的強勁需求將提振油價和股市。
但供應短缺將提振油價、有損股市,因為能源成本上升會導致企業利潤下降。
如果油價和股市朝著同一方向(更高或更低)變動,則表明是需求引發的沖擊。如果朝著相反的方向變動,則意味著是供應引發的沖擊。
需求或供應引發的沖擊對資產價格的影響
在此過程中,彭博遵循了以下步驟:
彭博將每個交易日按照每15分鐘的間隔進行劃分,并觀察每個窗口內石油和非能源類股間的聯動。(石油方面采用的是布倫特原油,而股市則采用建立的一個非能源MSCI發達市場指數)。
在每個15分鐘的窗口中,若油價和股市朝著同一方向變動,彭博將油價變化歸因于需求。若兩者朝著相反方向變動,則將油價變化歸因于供應。
假設在任何一個15分鐘的窗口期內,油價要么受需求的影響,要么受供應的影響,但不會同時受兩者的影響。
將非交易時段(每天約三個小時)視為一個長的時間間隔,并將這一時期的油價變化要么歸因于需求、要么歸因于供應,具體取決于與股市的聯動。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