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WTI原油12月期貨周二(11月14日)收跌1.06美元,或1.87%,報55.7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1月期貨周二收跌0.95美元,或1.50%,報62.21美元/桶。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悲觀原油需求預期,結合美國原油產量不斷攀升的情況,油價正如分析師預期的開始回調,不過美元走軟依然限制了油價的下行空間。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55.2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最低觸及61.37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周二,由于德國強勁的經濟增長數據推動歐元/美元匯率升至三周以來的最高水平,衡量美元表現的一個關鍵指標處于紅色(消極)區域,美元的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歐元。美市盤中,美元指數跌破94關口,低見93.97,為13個交易日以來的最低水平,也是5個交易日以來的第4次下跌。美元走弱部分限制了油價的下行空間。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新月報顯示,明年全球對OPEC的產量需求將達到3342萬桶/日,比之前的預測增加36萬桶/日。其10月份的原油產量低于2018年需求預測,為3259萬桶/日,比9月下降了約15萬桶/日。報告同時指出,如果OPEC繼續以10月的速度開采,明年的供應短缺將會增加。此外,路透根據OPEC月報數據計算得出,10月11個成員國的減產執行率已經超過100%,高于9月月報的98%。不過OPEC也指出,沙特原油產量已經重新回升至1000萬桶/日關口上方。
據多家媒體報道和傳言稱,境況不佳的沙特國王薩爾曼將隨時讓位給其兒子穆罕默德·本·薩爾曼王儲。在經歷了所謂的“腐敗大清洗”后,沙特國王讓位已在人們意料當中。上周稍早對數十位王子、政府高官和富商的一系列大規模逮捕等事件表明,沙特王室正為王儲登基做最后的整頓。如沙特國王讓位,這將令該國罕見地進入動蕩時期,并進一步令地緣政治沖擊在中東地區蔓延開來,其中黎巴嫩將首當其沖。分析師認為本薩勒曼上位之后恐加劇沙特和伊朗、黎巴嫩以及也門的緊張關系。這將增加油價的風險溢價。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1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當周,美國精煉油庫存減少335.9萬桶,連續3周錄得下滑,存降至2014年11月來最低水準,市場預估為減少120.7萬桶。美國汽油庫存減少331.2萬桶,連續3周錄得下滑,市場預估為減少217.1萬桶。上周美國原油出口減少126.4萬桶/日至86.9萬桶/日,連續3周錄得增長后上周錄得下滑。此外,煉廠產能利用率較上周上升1.5%至89.6%。
基本面利空因素: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最新月報顯示,暖冬導致原油消耗量減少,全球原油需求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增長更慢,這可能會使市場在明年上半年再次出現供應過剩。該機構將今年和明年的原油需求預期下調了10萬桶/日,2017年調整為150萬桶/日,2018年為130萬桶/日。該機構補充道:“假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量保持不變,那么原油市場在2018年第一季度將面臨艱巨挑戰,預計供應將超過需求達60萬桶/日,第二季度情況稍好,過剩20萬桶/日。”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周五(11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增加9座至738座,創6月以來最大單周增幅,同時觸及2015年夏季以來最高水平。而去年同期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為568座。更多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當周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活躍鉆井總數增加9座至907座,今年迄今平均為868座,2016年為509座,2015年為978座。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1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23.7萬桶,增幅創9月22日當周(7周)以來新高,市場預估為減少206.7萬桶。美國原油主要交割地庫欣庫存增加72萬桶,前一周為增加9萬桶。此外,上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增加6.7萬桶至962萬桶/日,為1983年以來單周產量最高。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103萬噸,或730萬桶/日,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遠低于9月觸及的約900萬桶/日近紀錄高位,因進口配額逐步耗盡影響到民營煉油廠的原油進口。不過相關信息顯示,中國商務部將2018年非國營煉油企業原油進口配額設置在1.4242億噸,同比急升50%。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