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工作要點》要求,進一步加大成品油市場監管。深入落實成品油質量升級國家專項行動要求,指導各地按照國五標準全面開展成品油質量抽檢工作,組織中西部省級局開展成品油質量專項抽檢。
中西部將專項抽檢成品油質量
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全面推行“國五”車用油品標準。而相較于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升級進度稍慢。
按照國家要求,普通柴油分別將于2017年7月1日和2018年1月1日升級至相當于“國四”和“國五”車用柴油標準的普柴標準。
目前我國車用油品已經全部實現國五標準,并且北京已經率先推行京六油品,后期國六油品也將陸續向全國推廣。但在流通環節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規范的行為,以至于油品升級對于環境改善的效果有所折扣。
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部分加油站“以次充好”甚至銷售劣質的非標油品,同時工礦等企業也存在使用低標準油品的現象。盡管我國不斷加大成品油市場監管力度,但仍然屢禁不止,特別是中西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更為普遍。
此次《工作要點》中特別強調,要組織中西部省級局開展成品油質量專項抽檢。
對于目前市場上的不合格油品,中宇資訊分析師稱,社會上一些調油商所調制的低標柴油更容易出現不合格情況。現在油品升級導致汽柴油調和成本高,加之國內油價持續處于低位,調油市場逐漸轉淡,不合格的調油現在越來越少了,加上前段時間環保督查組在山東嚴查,對于一些不合格油品也形成一定打壓。
7月1日國內全面普及國四普柴,2018年1月將全面普及國五普柴,油品升級今年逐步加快,工商局的嚴查也是為了油品升級能夠順利進行。
《工作要點》還明確,積極開展對主要油品供應商的行政指導工作,加大對銷售質量不合格油品違法案件查處力度,維護成品油市場秩序。
國家為保證成品油市場的經濟秩序,維護正常運轉,保證各地的成品油資源正常有序的流通,對這些違規的行為專門進行查處,這將對全國的成品油市場敲響警鐘,未來國內的成品油有望更加市場化、有序化。
后期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成品油市場監管力度,首先嚴格把控油品生產源頭,同時加快低品質及劣質油品退市;其次,流通環節無論運輸、銷售都應嚴格監控,并且時常“回頭看”,避免經營企業“從中作梗”,也有利于維護正常的成品油市場秩序。
將促進煉油產業轉型升級
油品升級在加快,還體現出國家對于環保領域非常重視。國五升級后,車的氮氧化物和硫含量排放會進一步減少。
而在消費者所關注的用車成本方面,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油品質量升級價格政策有關意見的通知》,車用汽、柴油質量標準從第四階段升級至第五階段每噸分別加價170元和160元。折合升價的話,國五標準增加的油價大概在0.15元/升。雖然車主成本在增加,但是因為國五油品的雜質相對更少,對車其實起到了更好的保養作用,不過從市場實際情況而言,消費者成本或并不會上升到這一幅度。
對于地煉企業而言,目前的低油價導致油品升級加價并不是十分明顯,高標油品與低標油品價差不大,利潤空間實際上是縮窄的。以市場上普柴的價格舉例說,目前各地區國三普柴已陸續停售,國四普柴陸續置換。雖然國家規定了柴油升級執行加價政策,但因目前市場需求疲軟,現在市場在售國四普柴仍延續前期國三油價標準。此外,在業內看來,國五標準的推行也將促進煉油產業轉型升級。
油品的升級要求煉油企業進行配套設備及產能的優化,經過這兩年山東地煉的設備提升,目前許多企業已經擁有國五生產能力。
數據顯示,在2016年,約20家山東地煉具備生產國五標準成品油的能力,超過1/3獲央企和國際油企外采資格,部分企業連續3年以上出廠合格率達100%。此外,目前已有多家山東地煉企業擁有國六生產能力。
目前一些山東地煉企業在擁有進口原油使用配額的情況下,生產國五油品的優勢更加明顯,而一些沒有進口原油使用配額的小型煉廠,由于使用燃料油為原料,整個產業鏈生產國五水平的油品成本更高,這將迫使一些小型煉廠被淘汰。優勝 劣汰之下,最終將有助于實現整體的產能優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