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內閣上周授權該國的公用事業委員會擔任潤滑油行業的監管機構,這也是政府全面改革國內市場管理的廣泛舉措中的一部分。
斯里蘭卡公用事業委員會之前曾作為非正式的監管機構,為政府提供有關潤滑油的一些政策咨詢意見,但不具備專門的執法權。在內閣頒布上述決策后,業界參與者期待委員會能有效查處斯里蘭卡的非法潤滑油貿易。
Lanka IOC 高級副總裁 B.B. Patra 對此決策表示擁護,不過也擔心斯里蘭卡公用事業委員會是否有能力在財政部不介入的情況下獨立扭轉局面。
“潤滑油貿易中涉及到一些復雜的問題。”他在一次采訪中說,“有些人利用產品描述不清的漏洞,以剎車油和化學制品的名義進口潤滑油,這樣只需繳納 4% 的稅,而實際上潤滑油的進口稅率為 30%。這就給他們造成了不利的處境。”
“產品描述相關的法律是財政部負責的,如果這些法律不做修改,那么斯里蘭卡公用事業委員會也沒有太多辦法阻止斯里蘭卡的非法潤滑油進口。” Patra 表示,斯里蘭卡公用事業委員會只有對假冒偽造品牌的銷售進行有效查處,才能為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他認為,合法的供應商必將等待和觀望委員會的表現。
國有公司 Ceylon Petroleum Corp. 的主席兼總經理 T.G. Jayasinghe 表示,石油部和斯里蘭卡公用事業委員會即將最終敲定委員會進行行業監管的法律框架。他表示相關法律應該很快就會生效,并補充說,正規許可供應商對錯誤分類進口潤滑油以避稅的做法一直頗有怨言,他預計這一問題會得到有效查處。
Jayasinghe 還對《Lube Report Asia》表示,政府會將潤滑油供應商的注冊費用提高 100 萬盧比(合 6,877 美元)。
斯里蘭卡內閣之前決定授予更多潤滑油供應商許可證。目前有 13 家公司獲準在斯里蘭卡銷售潤滑油。內閣還指示消費者事務管理局制定必要的法律,以確保向公眾供應的潤滑油質量;并指示斯里蘭卡海關和進出口控制部門,嚴格執行石油資源開發部頒布的有關潤滑油進口的準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