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esemature亲,欧洲大属黑吊粗大,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三攻一受4p肉调教

chinalubricant(微信號) | 官方微博 | 網站首頁 | 幫助 |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潤滑相關行業 石化 正文
關注我們:

殼牌收購BG:戈多終至

2025論壇
打印 RSS
字號:T|T
摘要:自2015年4月,BG與殼牌達成470億英鎊收購交易后,外界就開始猜測,這是否又將是一輪類似“石油七姊妹時期”整合巨變?于是在進入5月后,油氣巨頭合并被投資者炒得火熱——類似“埃克森美孚或將收購一季度利潤暴跌60%的BP”、“雪佛龍盯住縮小規模的道達爾”等強強聯姻的消息,不時出現在媒體頭條。

自2015年4月,BG與殼牌達成470億英鎊收購交易后,外界就開始猜測,這是否又將是一輪類似“石油七姊妹時期”整合巨變?于是在進入5月后,油氣巨頭合并被投資者炒得火熱——類似“埃克森美孚或將收購一季度利潤暴跌60%的BP”、“雪佛龍盯住縮小規模的道達爾”等強強聯姻的消息,不時出現在媒體頭條。

盡管出于種種原因,暫無一起收購案初現眉目,但無論是低油價周期因素,還是大型石油公司儲量增長乏力,都預示著新一輪的油氣并購浪潮或正蓄勢待發。事實上,等待巨頭的收購和重組或許就像荒誕劇《等待戈多》所展示的那一幕,需要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對象。所以,如果戈多來了,也決非偶然,而低油價,正是企業長期規劃收官選擇的最優時機。

殼牌妙棋 BG獲益

如果回顧石油工業歷史上發生的重大并購事件,石油并購浪潮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油價周期因素,另一方面則是技術進步導致。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兩次石油危機影響,國際石油公司掀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并購浪潮,一大批獨立石油公司在這段時期內強大起來,如法國的道達爾、意大利的埃尼。

十年后的2000年至2006年,主要上游石油公司再次通過并購的方式,逐步轉變成大規模國際石油公司,并形成當前的世界石油市場格局。2006年以后,由于北美頁巖油氣開采技術的進步,通過并購長期專注于上游勘探的獨立石油公司,高經營成本的大型石油公司成功進入了北美的頁巖油氣行業。

對成熟的大型國際石油企業而言,企業考慮是否發動并購的首要因素是協同效應。從這一角度來看,殼牌與BG此次的聯合,可謂最大程度地實現經營協同效應。

就殼牌自身而言,即使在2014年遭遇了低油價的沖擊,依然能保持了經營收益僅次于埃克森美孚的超高水平,其上下游業務一體化也增強了殼牌抵御低油價風險的能力,盡管這一板塊在2014年前的高油價階段曾一度拉低該公司利潤增長水平。

而從被并購企業BG來看,盡管其規模僅為殼牌的1/5,但該公司擁有一個優勢集中的、長期穩定的資產組合。從2005年起,BG公司保持了超高速生產增長,在巴西、東非、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以及埃及都擁有幾十億美元的項目。其優勢資產集中、產量增長迅猛的特點一度令國際大石油公司望其項背。

從既有業務規模和企業發展戰略來看,預計到2020年,殼牌收購的BG有望成為全球LNG領域的領導企業,實現4500萬噸/年的LNG銷量,相當于半個卡塔爾的規模,也極有可能一躍成為僅次于巨型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俄氣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商。

大合難現 小并將至

但在殼牌這一招妙棋落子后,短期內再出現類似超大型并購的可能性依然較小。

根據Wood Mackenzie對三十多家主要獨立能源企業的跟蹤調查,六大主要的國際石油公司中,以殼牌、埃克森美孚和BP的上游業務對低油價的承受能力最強,發動并購的可能性也最大;而雪佛龍、康菲石油和道達爾要維持2014年既有的勘探開發水平和融資規模,將承受較大壓力。因此從潛在的主并公司角度來看,有實力發動并購的大型跨國石油公司數量是有限的。

而作為潛在被收購對象,例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道達爾,巴西石油公司和埃尼這類成熟的、一體化的中大型國際石油公司,由于受政府財政的庇護,國際石油巨頭將其成功收于麾下的難度依然較大。綜合來看,目前最有可能發動并購或者被并購的企業當屬BP公司,但該公司在俄羅斯的資產和因墨西哥灣事件而背負的債務,使得BP無論是并購還是被并購,都需要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的籌劃。

盡管超大規模并購難以出現,但在數量眾多且分散的獨立石油天然氣公司層面,很有可能出現并購、重組和整合浪潮,誕生大型獨立石油天然氣公司也不失為可能。

這一輪國際油氣并購的主戰場應為北美地區。因為在低油價沖擊下,高成本的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將面臨經營困境,同時,建設成本相對較高的LNG項目預計也將面臨延期建成甚至被迫出售。而從中長期看,全球天然氣需求市場規模仍存在較大潛力,非常規油氣和LNG產業依然擁有廣闊前景,因此,圍繞非常規油氣項目和LNG項目的并購將成為此次并購浪潮的重點。

2014 年上半年,北美油氣并購交易總額已接近494億美元,高于非洲、亞太、歐洲、俄羅斯、中亞、拉美及西亞北非等地區的并購金額之和——443 億美元——充分體現了低油價對非常規油氣開采的沖擊。根據Wood Mackenzie對主要獨立能源企業的跟蹤調查,當油價下跌超過80美元/桶,將有4/5的公司將無法繼續維持2014年的勘探、派息與回購能力;而當油價低于60美元/桶時,2/3的獨立油氣公司將無法繼續維持2014年的開發水平和融資能力。這些企業中,不乏Apache、Hess、Marathon和Anadarko這類經營、管理和技術都已成熟的獨立石油公司,以及Newfield、Chesapeake、Continental、Talisman 、Encana和Devon這類在頁巖氣領域獨樹一幟的獨立天然氣公司。

況且從2014年第三季度起,除BG以外,Hess、Marathon、Encana、Apahce、Chesapeake、Devon 等17家油氣公司已逐漸開始了資產剝離計劃。這些專注于上油勘探開發的獨立能源公司,在特殊作業領域的經營成本比國際大型石油公司更低,不論是作為大型跨國石油公司的收購對象,還是相互兼并、整合成立超大型獨立油氣公司,都極有可能。

國企低調 民資內修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并購本質上是一門資本運作藝術。并購有利于被并購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也有利于主并企業擴張規模和優化業務結構,但要解決當前石油工業面臨的根本困境——高成本和低技術的問題,本質上還是要依賴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尤其在眼下,重新洗牌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對中國的能源企業而言,注重質量與效益的理性并購應是中國石油(601857,股吧)企業對外投資的正確出路。

目前,國內油企自身問題不少,一方面,受國際油價的影響,以上游勘探開發為主要經營業務的石油企業利潤將大幅削減。為適應低油價下的資本支出減少,中石油與中海油等公司紛紛將勘探業務集中到成熟區和滾動區,減少對新領域、風險高項目的投資,以保證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此前數年的大規模擴張也使得各大石油公司的財務狀況趨于緊張。

2009~2013年,中國“三桶油”的海外并購金額合計超過1000億美元。但到2014年,我國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并購支出已大幅下降。在國內反腐和能源革命背景下,各大石油公司相繼都采取了削減行政開支、嚴控資本性支出的應對策略,加大對質量和效率的改善。因此在這一輪國際油氣并購浪潮中,我國國有石油公司預計將保持相對低調。

而對中國的民營企業而言,當下正是企業擴大規模、收購海外上游油氣資產的好時機。與三大國有石油公司的低調相反,從2013年開始,中國民營企業海外油氣投資步伐明顯加快,2014年共有9家民營企業的并購額達22億美元,且投資標的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環境比較穩定的地區。

當然,海外并購對企業的國際化經驗要求較高,同時以目前可供投資的標的資產來看,大多為需要深厚人力、財力和技術實力的非常規項目,如頁巖油、油砂、重油和LNG項目。民營企業體量較小,對資產質量的判斷能力尚不成熟,因此,民營企業想要把握這一輪并購機遇,必須以更加謹慎的態度,作更加全面的綜合考量。首先,民營企業必須明確進行跨國并購的目的,對并購目標企業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確認對目標企業的并購能否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對并購活動進行系統周密的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做好充分準備并提出解決方案;選擇切實可行的并購模式和并購方案,使企業避免并購風險和遭受經濟損失,以實現并購目標。

 
 
 
 
中國潤滑油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潤滑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扶绥县| 石首市| 鄂托克前旗| 伊吾县| 德保县| 武山县| 叙永县| 萨嘎县| 嘉善县| 连州市| 方正县| 青阳县| 武平县| 海阳市| 深圳市| 田林县| 兖州市| 三门峡市| 县级市| 四会市| 禹州市| 宜丰县| 丰顺县| 邳州市| 东丽区| 沙田区| 江孜县| 会东县| 泰顺县| 清河县| 湄潭县| 双牌县| 洱源县| 深圳市| 托克托县| 广宗县| 万宁市| 东丽区| 西华县|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