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偽造的商標油桶,將散裝低檔工業燃料油灌入其中,冒充長城牌潤滑油進行銷售,其中150桶假潤滑油被黃石一鋁業公司買走,致使該公司損失31.4萬余元。記者昨悉,廣東兩油料企業老總被黃石市中院判刑,并被罰款。118桶“長城”潤滑油流入黃石
2010年3月,謝某在廣東東莞注冊成立東莞市百潤潤滑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潤公司”),經營灌裝潤滑油,并自任總經理。
此后,王某也在深圳注冊成立了深圳市華潤達潤滑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達公司”)。公司成立后,王某在互聯網上發布潤滑油貿易信息。謝某在網上見此信息后,與王某取得聯系,表示可提供價格便宜的冒牌潤滑油給華潤達公司。
2012年2月下旬,湖北省大冶市駿輝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駿輝公司”)總經理羅某在網上看到華潤達公司的銷售信息后,與王某聯系購買長城牌潤滑油事宜。同年3月,雙方通過傳真件簽訂購銷合同,約定華潤達公司銷售118桶長城牌卓力抗磨68#液壓油給駿輝公司,價格每桶2280元,貨款總計26.9萬余元。次日,駿輝公司向王某賬戶匯入2萬元定金。
收到款項后,王某與謝某聯系購買假冒潤滑油。此后,謝某購進假冒長城牌潤滑油注冊商標的油桶,并安排公司員工將散裝低檔工業燃料油灌裝,進行造假。
成品制成后,謝某將偽造的100桶潤滑油運至王某處,王某將貨物托運至駿輝公司。因百潤公司供貨不足,王某又從他處采購了18桶假冒潤滑油銷售給駿輝公司。駿輝公司收到貨物后通過轉賬付清了貨款。一紙鑒定牽出幕后造假案
嘗到甜頭后,2012年3月20日和7月19日,王某又先后兩次與駿輝公司簽訂購銷合同,向駿輝公司銷售長城牌潤滑油32桶,總價7.2萬元。這些油都是王某從百潤公司采購的,并要求百潤公司直接通過物流公司托運到駿輝公司。
至此,駿輝公司3次共收到王某銷售的長城牌潤滑油150桶,總價34.1萬余元,駿輝公司支付了貨款31.4萬余元(余款至案發時未支付)。此后,由百潤公司向駿輝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王某共支付百潤公司貨款20.5萬余元。
紙終究包不住火。駿輝公司發現,廠房里的機床經常出現壓力不夠等現象,懷疑機床所使用的潤滑油有問題,遂向黃石市工商局報案。工商部門將案件移送黃石市公安局偵查。公安機關經抽樣鑒定,發現駿輝公司購買的全是假冒潤滑油。
通過偵查,公安機關又有了一個意外收獲:2012年7月至10月,王某從百潤公司采購假冒的長城牌潤滑油14桶,賣給了湖北省公安縣的王某,價格2.84萬元。兩油企老板領刑并吃罰款
案發后,黃石市工商局對百潤公司處以行政罰款20萬元,黃石市公安局扣押百潤公司50萬元,其中30萬元作為賠償款付給駿輝公司。
2013年10月23日,大冶市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36.9萬余元,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告單位百潤公司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非法經營額20.5萬余元,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謝某作為百潤公司直接主管人員,其行為也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10萬元,對百潤公司處罰金8萬元;判處謝某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5萬元。
宣判后,王某不服,上訴稱自己事前不知百潤公司提供的潤滑油是假冒產品,未給被害方造成任何損失,社會影響較小,且取得被害方諒解,認罪態度較好,原判量刑過重。黃石市中院二審駁回了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