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興產業的光環漸漸淡去,傳統領域正在重新崛起,摘得美國《財富》雜志評比的2012年世界500強桂冠的,正是來自于傳統石化領域的全球領先品牌--英荷皇家殼牌集團。
殼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對科技創新的不懈追求和全球化的運營優勢。他們正在用不斷累積的智慧與創新,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很難想象,“累計工作了150萬km”的柴油發動機活塞拿在手上仔細觀察,除了活塞頂端淡淡的燃燒痕跡,整個缸體仍然能保持嶄新如初,這就是勁霸潤滑科技的魅力所在。
日前,在由殼牌勁霸潤滑油贊助的歐洲卡車錦標賽在布拉格開賽前夕,記者有幸和殼牌勁霸邀請的全球媒體一起走進了位于德國漢堡的殼牌技術研發中心。
漢堡技術中心的具有完整實驗能力的傳動實驗室
在這個研發中心,來自殼牌的5位技術專家(全球OEM技術經理Dan Arcy 、德國重載荷柴油發動機油原始設備制造商產品應用專家Frank Machatschek、重載荷柴油發動機油全球技術經理Keith Selby、重載荷柴油發動機油產品應用專家Paul Evers、殼牌潤滑油和商業燃油部的商業和工業潤滑油全球交付經理Richard Tucker)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殼牌在技術研發方面的視野和努力:環保排放、燃油經濟性、更加智慧的運輸方式以及潤滑技術升級。
在能源解決方案和交通運輸方面,殼牌公司清楚地認識到,一個石化企業不僅要理解當前的需求,更要理解未來的排放和發動機設計趨勢。為此殼牌正在積極地探索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排放標準和能源需求。積極改進潤滑油的配方,來提高燃油經濟性,減少尾氣排放,延長發動機的壽命。
漢堡技術中心作為殼牌在歐洲研發的核心和橋頭堡,其研究開發和技術支持活動涉及多個領域,包括:汽車、工業和民用燃油、潤滑油、發動機變速箱、車輛技術和海洋技術。
該技術中心具有悠久的歷史,它始建于1956年,從那時起,漢堡的工程師、科學家和研究員們就致力于差異化的燃油和潤滑產品的創新和開發,不僅開發新的技術和產品,也對現有的技術和產品進行改進。位于漢堡的工作小組們不僅積極與原始設備制造商(OEMs)們合作,例如: Ferrari(法拉利)、Audi(奧迪)、Volkswagen(大眾)、Mercedes-Benz(梅塞德斯-奔馳)、Ducati(杜卡迪)、Porsche(保時捷)、General Motors(通用汽車)、ZF(弗里德里西港ZF股份公司)和Bosch(博世)等,也樂于和其他國際組織和公司保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他們對殼牌的產品開發和戰略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實驗室專家對油品技術進行現場講解
作為殼牌全球科學家組織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漢堡的科學家們在燃油和潤滑油研發領域與分布在全球不同區域的同事們進行協作,例如:美國Houston(休斯敦)、英國Chester附近的Thornton、馬來西亞的Kuala Lumpur(吉隆坡)、中國的珠海、以及日本(通過昭和-殼牌合資公司的形式)。
目前,漢堡技術中心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擴建,新增60000m2的土地,并將現有的實驗室和測試設備進行改造和現代化升級,新的底盤測功計可以模擬極端的溫度和濕度條件。新大樓提供了2500 m2的嶄新空間,包括一個用于測試車輛的先進車間。目前,有超過250人在漢堡技術中心工作。
技術中心專家在進行演講
此外,殼牌漢堡技術科技中心還為車輛制造商的測試需要提供特殊燃油的混合和物流服務,以及為諸如勒芒24小時耐力賽、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等賽事提供賽車燃油混合和物流服務。
在漢堡技術中心,我們還參觀了先進的實驗設備,包括傳動實驗、重載荷底盤測試、潤滑油實驗室、以及發動機鑒定測試單元。令人興奮的是,該中心工作人員向筆者透露,他們還曾為一臺輪式挖掘機進行過工作裝置測試,相信已經和卡特彼勒等主機制造商以及康明斯、道依茨發動機制造商開展合作的殼牌潤滑技術,在工程機械領域也一定更能大有作為。
在德國這樣一個以嚴謹著稱的國度,在殼牌這樣一家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基石的企業,我們真正領略了什么是工業精神,那就是執著、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漢堡港口的晨曦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