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凌晨5點43分,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東方航空空客320型飛機正式在上海試飛,經過近85分鐘的飛行后,于7點08分平穩降落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1號生物航煤在商業客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中石化成為國內首家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
凌晨5點,中國民用航空局確認了中國石化生物航煤產品質量, 并對東方航空飛行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后,頒發了特許飛行許可。這架“綠色”航班本次試航使用了1.7噸生物航煤,在批準空域進行了85分鐘的技術飛行測試。機長劉志敏、周曉青走出機場后告訴記者:“這次試飛非常滿意,飛行過程中動力很足,與使用傳統航空燃料沒有區別”。
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司徐超群副司長對試飛結果進行了評議并表示,生物航煤是全球航空燃料發展的重要方向,試飛成功標志著中國在生物航煤的研發生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具有很好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歐美主要國家從2008年起陸續開展了生物航空燃料的研發和試驗飛行,2011年起開始進行商業飛行。飛行所用生物燃料主要以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海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為原料生產。
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航煤、生物柴油既低碳環保,還可解決餐飲廢油流向餐桌危害健康的后顧之憂,意義重大。目前中國石化的航煤產量占到國內產量的70%。下一步我們將在各方的支持下,加快推進生物航煤的商業化應用。”
據了解,中石化1號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橋機場成功試飛。這是中石化生物航煤邁向商業化應用的關鍵一環。自此,中國民航局開展的中石化1號生物航煤適航審定工作進入適航頒證前的審議階段。全部適航審查通過后,民航局生物航煤適航審定委員會將頒發中國第一張生物航煤生產適航許可證。屆時,中石化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生物航煤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物航煤產品可以進入商業化應用。
據介紹,目前,我國已成為年消費量近2000萬噸的航空燃料消費大國。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20年生物航煤將達到航油總量的30%,生物航煤市場前景廣闊。加快推進生物航煤的商業化應用,可有力緩解我國航空煤油行業資源緊缺的壓力,也可解決餐飲廢油流向餐桌危害健康的后顧之憂。
中石化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由于目前地溝油等可再生原料制生物航煤成本還比較高,生物航煤在國內真正商用還需要時間。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