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歐美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對市場應該利好,但是對希臘債務擔憂揮之不去,股票下跌,美元兌歐元匯率上升,石油期貨從19個月以來最高位回跌。
歐盟統計局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歐元區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第6個月環比實現增長,并出現了15個月來的首次同比上升。3月份PPI較2月份上升0.6%,較上年同期上升0.9%。歐盟統計局表示,PPI較上年同期升幅也是2008年12月份以來的最大升幅。
美國3月份的工廠訂單大幅增加,12個月中第11次實現增長。美國商務部周二發布的報告顯示,3月份美國制造業產品的新訂單增加1.3%。該報告還上修了2月份工廠訂單量統計數據,認為2月份工廠訂單增加1.3%,高于初步數據0.6%。
稅項優惠刺激了住房市場需求,美國3月份成屋簽約銷售連續第二個月上升。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周二發布的統計顯示,3月份美國成屋簽約銷售指數較前月上升5.3%。
周二公布的ABCNews調查顯示,截止5月2日當周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比一周上升,但仍深陷于負數區域。
然而在經歷一年多經濟緊縮后,受能源價格暴漲的影響,全球性通貨膨脹再現。發達經濟體3月份通貨膨脹率繼續較上年同期上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該組織30個成員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在截至3月份的12個月內上漲2.1%。截至2月的12個月上漲1.9%。
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擔憂加深促使投資者逃離股市,轉而投資美元。周二亞洲和歐美股市全面下跌。道指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創出2月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同時歐元兌美元跌至12個月低點。歐元兌美元盤中跌穿1.30美元,為去年4月來首見,紐約收市時,歐元兌美元跌1.4%,報1.3004美元。今年以來歐元兌美元下跌9%。
美元匯率上升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更為昂貴,因而投資者在美元上升之際拋出相關的商品期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