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動汽車(EV)轉型的推動下,東盟地區正迎來一場深刻的交通革命。這一轉變不僅標志著移動出行新時代的到來,還帶來了一系列獨特的挑戰與機遇,尤其是在電力供應不足和基礎設施有限的農村地區。
近年來,政府激勵措施、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進步共同推動了東盟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盡管本地電動汽車的采納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預計到2030年將實現大幅增長。有利的法規、充電基礎設施的擴張以及中國制造商提供的經濟實惠型號,將在加速這一增長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中國汽車制造商正積極涌入東盟市場,尋求在這一潛力巨大的地區占據一席之地。
然而,東盟電動汽車市場的轉型并非一帆風順。城市中心的電動汽車采納正在迅速推進,但農村地區由于道路復雜、電力基礎設施薄弱,電氣化進程面臨諸多挑戰。確保為電動兩輪車提供足夠的充電基礎設施,對于充分發揮東盟地區電動出行的潛力至關重要。
在潤滑油市場方面,東盟地區也呈現出新的變化趨勢。盡管消費類汽車領域的潤滑油需求在增長,但摩托車油(MCO)需求的下降導致部分國家如越南的增長放緩。未來五年,在兩輪車和乘用車銷售的推動下,潤滑油需求預計將適度增長。然而,在2028年至2033年期間,隨著電動汽車普及率的提高,預計潤滑油需求的增長率將顯著放緩。電池電動汽車(BEV)將對潤滑油需求產生負面影響,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HEV)則可能成為過渡階段的主要參與者,推動對全合成潤滑油的需求。
東盟地區的汽車保有量規模凸顯了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重要性。截至2024年,東盟地區的汽車保有量主要由摩托車組成,注冊摩托車數量高達2.24億輛,而注冊乘用車僅為4100萬輛。這種對摩托車的嚴重依賴反映了該地區的經濟和現實需求,兩輪車提供了更實惠、更方便的交通方式。然而,隨著電氣化過渡的推進,這個龐大的兩輪車基地在基礎設施發展和電氣化戰略方面提出了新挑戰。
東盟的城市中心,尤其是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家,正在對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這包括開發充電站、制定政府對電動汽車購買者的激勵措施等。電池技術的改進和對化石燃料環境影響認識的提高,進一步支持了這些進步。因此,消費者逐漸接受電動汽車的理念,被較低的運營成本和減少碳足跡的潛力所吸引。
然而,全面電氣化的旅程并非沒有挑戰。缺乏足夠的充電基礎設施和電池續航里程限制仍然是重大障礙。為了克服這些挑戰,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PP)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促進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的發展,公私合作可以加速電氣化進程。電子商務公司也可能希望與充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以確保其車隊能夠獲得可靠和方便的充電選項。
農村電氣化是東盟地區電動汽車轉型的主要障礙之一。停電、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電網不發達使得農村地區難以實施電動汽車。東盟各地的農村人口嚴重依賴兩輪車作為日常交通工具,這凸顯了開發強大充電網絡的重要性。為了實現更大的經濟發展和環境可持續性,確保農村地區可靠的電力供應對于成功過渡到電動汽車至關重要。
未來十年,東盟潤滑油市場預計將以2%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盡管摩托車油的增長將放緩,但在向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轉變的推動下,乘用車機油市場將繼續擴大。本田等摩托車市場主導者正積極尋求電氣化轉型,以應對市場變化。本田已承諾到2050年在其所有產品和公司運營中實現碳中和,并將2024年指定為其全球進軍電動摩托車市場的起點。
東盟的電氣化之路既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一方面,政府激勵措施、改善的基礎設施和不斷提高的環保意識支持了城市地區電動汽車的采用;另一方面,農村地區在電氣化方面面臨重大障礙。為了實現全面電氣化,需要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大量投資,尤其是農村地區。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對于促進必要的投資至關重要,而政府政策必須繼續激勵電動汽車的采用。
未來十年對于決定東盟實現電氣化目標的速度和效率至關重要。隨著東盟的不斷發展,該地區的潤滑油市場將在支持向電動汽車過渡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潤滑油制造商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創新和開發滿足消費者和汽車行業不斷變化需求的產品。盡管轉型過程緩慢但穩步進行,預計東盟將見證向電動汽車的重大轉變,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將在早期階段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現以電力為主的市場需要持續投資、加速基礎設施發展和支持性政府政策,以確保轉型對該地區的不同人群既實用又具有包容性。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