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石油市場的供需關系正經歷著顯著變化,地緣政治因素和OPEC+主動減產等因素導致原油產能在短期內回落,而需求端則因央行降息預期和經濟復蘇前景被看好而呈現增長態勢。這一系列變化引發了機構投資者對石油市場的積極反應,他們正以四年來最快的速度做多石油,然而,油價上漲也可能對央行政策和大選產生潛在影響。
據原油經紀商PVM Oil Associates高級市場分析師瓦爾加(Tamas Varga)介紹,由于烏克蘭無人機的持續襲擊,俄羅斯煉油廠利用率大幅下降,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該國的產品出口。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前景更加光明,中國工廠和零售銷售數據有所改善,美國石油庫存也回到了歷史均值下方。瓦爾加認為,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油價持續反彈將加劇各國央行降息的不確定性。
根據洲際交易所ICE和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最新公布的持倉報告,在截至3月19日的一周,包括對沖基金在內的機構在與石油價格掛鉤的六種最重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中,累計凈買入相當于1.4億桶的石油。這是自2019年12月以來的新高,顯示出機構投資者對石油市場的樂觀情緒。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俄烏沖突是影響機構樂觀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莫斯科為實現OPEC+目標而明確減產,也引發了對未來原油供應可能收緊的擔憂。據報道,美國上周敦促烏克蘭停止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的無人機襲擊,因為擔心這會推高全球油價。StoneX能源團隊在本周發布客戶報告中表示,襲擊已使俄羅斯煉油廠的產能暫時減少約40萬桶/日。
與此同時,俄羅斯政府近日下令油氣公司在第二季度控制石油產量,以確保在6月底前實現900萬桶/日的產量目標。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俄羅斯將與OPEC+成員國和盟國協調,在第二季度將石油產量和出口再削減47.1萬桶/日。這一消息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原油供應的擔憂。
瓦爾加指出,在過去兩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里,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給俄羅斯石油基礎設施帶來的影響正在加劇。現在,俄羅斯政府將國內供應視為優先事項,對能源產品出口產生不利影響。據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計劃4月、5月和6月的石油產量分別比3月下降約3.6%、4.1%和4.9%,出口也將相應減少。
隨著夏季消費高峰的來臨,通脹隱憂也逐漸浮現。歐佩克在其月度報告中維持對2024年和2025年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不變,但供應方面則略有下調。國際能源署IEA預計,第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將以每天170萬桶的速度增長,略高于2月預測。然而,全球供應量也將增加,但增幅略低于此前預期。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報告預計,由于供需平衡趨緊,布倫特原油將在第三季度達到每桶90美元。該報告指出,第二季度的適度供應赤字將在第三季度擴大。然而,瓦爾加認為,90美元可能是油價的短期目標,尚不具備大幅突破的條件。他給出了三個理由:OPEC+保留大量閑置產能、通脹卷土重來可能引發央行貨幣政策反饋以及大選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價格已成為降息的不確定因素之一。近兩個月來,美國通脹指標有所回升。隨著國際油價年內漲幅擴大至10%,更高的汽油賬單增加了美國通脹的風險。在今年11月的總統選舉之前,這將成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對決的關鍵話題。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表示,全美原油庫存已經回落到近五年季節平均水平以下2%。鉆井平臺數量也在回落,資本紀律、成本等因素讓企業放慢了本土開采的步伐。
如今美國本土成品油價格正在悄然上漲,目前徘徊于近半年高位3.5美元。根據美國汽車協會的預測,考慮到夏季旅行需求增加、燃料庫存下降以及全球煉油廠面臨的多重問題,今年夏天的油價有望攀升至2022年夏天以來的最高點,達到每加侖4美元。美國汽車協會發言人格拉登(Devin Gladden)表示,加油站的漲價可能會迫使美國人改變生活方式,并成為11月總統大選的焦點。
綜上所述,全球石油市場的供需關系正在經歷深刻變化,油價上漲引發了多方關注。未來,隨著地緣政治因素的演變、OPEC+減產計劃的執行以及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石油市場將如何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