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需要加速,否則市場將難以消化10月起OPEC 放寬減產所增加供石油供應。
今年前七個月,全球重要消費國--美國和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未能滿足部分預期,而本周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重燃,在全球股票和債券市場掀起一股拋售浪潮。
分析師們表示,如果經濟進一步放緩,石油需求增速也將隨之放緩。這將意味著OPEC 必須推遲增產計劃,或接受由供應增加引發的價格下滑。
Black Gold Investors的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一位資深OPEC觀察家的Gary Ross表示:“在目前存在巨大衰退風險的環境下,OPEC 不太可能在10月執行增產的計劃。”
油價在8月跌破每桶80美元--低于多數OPEC 組織成員國平衡預算所需要的價格。
“石油需求肯定存在下行風險,”之前就職于國際能源署(IEA)的獨立分析師Neil Atkinson說道,其指出市場對中美經濟感到擔憂。
他說:“如果需求低于我們的預期,就很難看到價格會大幅上漲。”
他補充說,他預計OPEC 將暫停增產計劃。
海關總署網站8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原油進口量為4,233.7萬噸,1-7月累計進口量為31,781.3萬噸,同比減少2.4%。
隨著以液化天然氣為動力的卡車使用量的增加,中國的柴油消費量不斷下降,這對國內燃料需求構成了壓力。
基于政府預估值計算,年初到7月,美國石油消費量同比增加22萬桶/日,平均為2,025萬桶/日。需求需要加速,以觸及政府對2024年的預估值2,050萬桶/日。
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中受尊敬的石油需求分析師迄今衡量需求的方式存在創紀錄的差異,今年全球需求能否達到消化額外供應的高度變得難以衡量。
石油消費數據存在滯后性,而且初步數據經常被修訂。
OPEC預測2024年上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為215萬桶/日;IEA則預測為73.50萬桶/日。IEA就能源政策向工業化國家提供建議。
OPEC對上半年需求增長的預估較年初幾乎沒有變化。而IEA則下調了對上半年的石油需求增速預估,今年1月曾預估在119萬桶/日。
IEA預測中國二季度石油消費萎縮,而OPEC預測增加逾80萬桶/日。
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會提高石油需求,因此下半年通常是消費最高的時期,因為這段時間包括駕駛旺季、北半球收割,以及為冬季進行采購準備。
據測算,想要需求增長達到OPEC的全年預測,下半年需求增長需要加快至230萬桶/日。要想達到IEA的全年預測,下半年需求增長需要達到122萬桶/日。
OPEC和IEA將在下周更新其需求預估。
OPEC 供應增長
上周OPEC 確認其10月起增產計劃,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可以暫停或逆轉該政策。
一旦OPEC的需求預測成真,四季度對OPEC 成員國的原油需求預計將觸及4,390萬桶/日,高于6月產量的4,080萬桶/日,理論上為額外的產量留出了空間。
熟悉該組織的一位市場人士稱,OPEC 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來決定是否從10月起開始增加石油供應,該組織將在接下來幾周研究市場數據。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首席執行官Amin Nasser周二表示,他預計今年下半年石油需求增速將介于160-200萬桶/日。
兩位熟悉OPEC的人士稱,還不清楚是否需求能快速增長至滿足OPEC三季度預估的程度。OPEC并未回應置評請求。
美國需求不明朗
IEA表示,中國向電動汽車的轉變,改變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模式。多年來,中國一直在推動全球石油消費的增長。但OPEC預測強勁增長將延續。
對中國8月原油進口的初步數據,比如情報公司Kpler提供的數據表明從7月起原油進口將小幅反彈。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稱,預計今年全球航空燃油需求將超過2019年的水平,盡管該協會6月份表示,亞洲的國際旅行仍然低迷,尤其是在中國。
在全球頭號石油消費國美國,汽油需求難以衡量:上周對官方數據的修正表明5月需求創2019年8月以來最高。
稍早預估和獨立追蹤機構預測,需求低迷去年。
來自美國的低迷經濟數據也可能給石油市場,尤其是柴油市場帶來麻煩。據EIA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美國柴油需求較2023年同期減少約4%。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