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4日說,盡管受到西方制裁,俄今年能源收入反而將“大幅增加”,西方對俄制裁“無效”。
據報道,受涉俄制裁影響,德國納稅人和天然氣用戶每年可能將多掏50億歐元。
拉夫羅夫在接受外國媒體采訪時強調,石油價格等能源不受政治影響,而是由需求驅動。“考慮到因西方政策而確立的價格水平,我們沒有遭受預算損失,"拉夫羅夫說,“相反,我們能源出口的利潤將大幅增加。"他披露,俄方有多個“替代銷售市場”,且已經在那些市場“增加銷售”。
拉夫羅夫在接受外國媒體采訪時強調,石油價格等能源不受政治影響,而是由需求驅動。“考慮到因西方政策而確立的價格水平,我們沒有遭受預算損失,"拉夫羅夫說,“相反,我們能源出口的利潤將大幅增加。"他披露,俄方有多個“替代銷售市場”,且已經在那些市場“增加銷售”。
俄烏沖突升級以來,美國、歐洲聯盟等對俄施加多項經濟制裁。本月早些時候,歐盟批準對俄第六輪制裁,包括6個月內停止購買俄海運原油,占歐盟進口原油的三分之二,在今年年底前將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減少90%等。
針對歐盟最新制裁,俄外交部警告,歐盟將遭制裁措施反噬,對俄實施“禁油令”等于“自我毀滅”。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3日說,是歐洲方面政策短視導致了能源危機,與俄方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無關”。
歐盟目前還在討論是否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俄羅斯與“不友好”國家和地區的“盧布結算令”已于4月1日生效。截至5月3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已先后宣布暫停向波蘭、保加利亞、芬蘭、荷蘭等多個拖欠天然氣款并拒絕以盧布結算的歐洲國家供氣。
據報道,涉俄制裁及其連帶效應導致德國國內天然氣供應成本大幅增加,最終將轉嫁到天然氣供應商和用戶身上。
德方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德國的子公司列為“受托管理”狀態后,俄方已于5月暫停向這一子公司供氣,托管方德國聯邦X絡局不得不購入價格更高的替代天然氣,以確保完成合同規定供氣。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的預測說,德方每天需要額外購買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一年預計需要花費35億歐元;另外,哈貝克已經要求向位于雷登的天然氣存儲設施注氣,成本會進一步增加。
據報道預測,所有額外花銷及成本都將自10月起轉嫁到天然氣供應商及消費者身上。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