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21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提卜扎德表示,目前伊核協議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但仍有一些困難和關鍵問題需要解決,如果其他相關方在一些關鍵議題上做出相應承諾,則談判將進入“最后階段”。
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六國(美、英、法、俄、中、德)與伊朗就伊核問題簽署協議以來,特別是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退出協議并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伊核問題很長時間以來經常是國際新聞的頭條。作為世界油氣資源大國和重要的石油生產國,伊核協議的談判結果對國際石油市場會有多大的影響?
從多方分析看,伊核協議在美國法律地位尷尬,統計數字顯示,美國重啟制裁后,伊朗石油生產事實上正在恢復之中,即使出現最樂觀的結果伊核協議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也較為有限,不宜過于樂觀。
奧巴馬政府期間,伊核協議得到了很好的執行。但是,特朗普早在競選期間,就對伊核協議表示不滿,稱伊核協議是“讓美國難堪的荒唐透頂、史上最爛的協議”。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多次提出要中止或修改伊朗核協議。2017年10月13日,特朗普宣布不認可伊朗履行了協議承諾,責成行政部門與國會合作處理協議的眾多漏洞。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中止伊朗核協議,并分階段重啟對伊朗的制裁。2018年11月5日,美國宣布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但中國、印度、希臘、日本、土耳其、中國臺灣、意大利與韓國8個國家及地區,暫獲180天的豁免。2019年5月2日,美國宣布不再給予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新一輪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全面實施。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后,對伊朗的政策出現了松動。2021年10月30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美國、德國、英國、法國領導人就伊核問題舉行了會晤,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拜登“明確承諾”,只要伊朗恢復履約,美方將有條件地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2021年11月29日,伊核協議談判在維也納重啟。截至2022年2月8日已舉行了8輪談判。
2022年2月4日,美國政府宣布,恢復對伊朗多個民用核項目的制裁豁免,允許外國公司參與這些項目的合作。媒體報道,在2月8日舉行的這一輪談判中,美國對伊朗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讓步,但要求如“無法在今后的數周敲定協議,則美方不可能恢復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拜登執政以來,之所以松動美國對伊朗的政策,恢復伊核協議的談判,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作為奧巴馬的副總裁,著力恢復奧巴馬的外交遺產。更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能源危機導致的石油天然氣價格大漲,美國通貨膨脹持續走高,支持率創下多屆總統同期的最低水平,解除對伊朗制裁后,伊朗的石油重新進入國際市場,可能有助于打壓油價,提升自己的支持率。
不過,由于美國復雜的政治架構和利益、中東地區盟友與伊朗長期的敵對關系和伊朗石油行業現狀等多方面的原因,即使核協議能夠重新達成,對其實際效果也不能太過樂觀。
伊朗協議對國際石油市場潛在的4種影響
2022年1月25日,《世界石油》網站刊發了彭博社保羅·華萊士和格蘭特·史密斯發自倫敦的文章,“伊朗核談判可能顛覆石油市場的四種方式”,較為深入地分析了伊核協議對國際石油市場4種可能的影響。
文章認為,伊朗核談判對石油交易商來說至關重要。今年年初以來,原油價格已飆升10%,許多分析師預測,油價8年來首次達到三位數只是時間問題。油價能否沖到這個水平還是后撤,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伊朗能否重返全球能源市場。這個伊斯蘭共和國正在與維也納,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大國進行談判,他們的外交官試圖恢復2015年的一項協議,該協議限制伊朗的核活動,以換取放松制裁。
如果他們達成協議,伊朗可能會提高出口,原油價格會下跌。包括弗朗西斯科·布蘭奇在內的美國銀行策略師稱,就石油生產而言,伊朗是今年的“不確定因素”,是石油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以下是市場對不同結果的反應:達成全面協議:對于石油交易商來說,一個與2015年美國退出的協議類似的新協議將是最悲觀的結果。
德黑蘭可以出售其儲存的8000萬桶至9000萬桶石油中的一部分。與此同時,提高油田的產量。國際能源署稱,伊朗的石油產量可能在6個月內從每天約250 萬桶(主要由本地企業消耗)攀升至380萬桶。Kpler公司估計,去年伊朗原油和一種被稱為凝析油的輕質石油對外銷售,平均每天約為64.1萬桶。
美國銀行預計,達成任何全面協議后,伊朗今年的石油出口將增加4億桶,足以使全球石油市場轉為供應過剩。該銀行預計,到今年年中,油價將飆升至每桶120 美元,但隨后將在第四季度跌至每桶71美元,部分原因是伊朗增加了供應。
達成部分協議:有關臨時協議的討論越來越多,該協議未能恢復所謂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
目前尚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是否會在石油制裁方面得到任何緩解。伊朗曾表示,只希望達成一項全面協議。如果伊朗的石油制裁得不到緩解,這將是市場的看漲信號。不過,盡管如此,它至少可以緩和波斯灣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并減少一些被歸咎于伊朗或其盟友的航運和無人機襲擊。
總部位于倫敦的咨詢公司費氏咨詢公司(FGE)預計,即使達成部分協議,伊朗也將在能源出口方面獲得重大讓步。預計協議將在第二季度達成,伊朗將在年底前將原油日銷量提高至130萬桶左右。
維持現狀:嚴重分歧仍然困擾著談判,自2021年4月以來,談判一直在拖延,這使得外交官們認為未來幾個月談判仍處于不確定狀態。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師赫利瑪·克羅夫特認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高盛認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伊朗要到今年年底才能達成協議,到2023年才會增加石油產量。即便如此,伊朗石油產量的回歸“也不太可能很快”,因為自2018年以來,伊朗的油田、管道和其他基礎設施可能就沒有得到妥善的維護。這家華爾街銀行預測,布倫特原油第三季度將升至每桶100美元,全年平均每桶96美元。
談判破裂:對石油行業來說,最樂見的結果是,伊朗或其他大國之一退出,維也納談判破裂。
“2015年以來發生了太多變化”,克羅夫特說:“伊朗現在是一個核門檻國家,他們愿意放棄這種地位嗎?這是沒法保證的。”
談判破裂,可能會導致該地區的航運和無人機襲擊事件增加。一些人可能會以類似于胡塞武裝襲擊阿布扎比的一個燃料庫,或2019年轟炸沙特阿拉伯關鍵的阿布蓋克原油加工廠的方式,來襲擊石油設施。隨著市場越來越擔心可用于應對中斷的剩余石油生產能力的減少,這種攻擊可能很容易引發油價飆升。
據歐亞集團稱,如果以色列或美國對伊朗發動空襲,試圖摧毀其核設施,原油價格可能會躍升15%。按照目前的油價,這將使油價接近或高于每桶100美元。
伊核新協議可能再次出現尷尬
2015年7月14日伊核協議簽署后,之所以一直是熱點話題,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復雜的政治架構及其背后復雜的利益。即使最樂觀地估計,拜登政府能夠與伊朗重新達成核協議,但復雜的美國政治架構和利益有可能再次使這個協議處于法律上尷尬的地位。
就在傳出伊核協議談判取得重大進展的時候,有關媒體報道,2022年2月 7 日,33 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警告美國總統拜登,如果拜登政府不允許國會對新的伊核協議的條款進行審議并投票表決的話,他們將努力阻撓新協議的執行。
報道稱,長期反對2015年伊核協議的特德·克魯茲等參議員,在這封信中表示,他們將利用“所有可用選項和手段”,確保拜登政府遵守有關與伊朗達成任何新協議的美國法律,如果拜登不履行旨在確保國會監督 2015 年伊核協議的修改或變更的法定義務的話,那么任何新協議的執行都將“嚴重乃至極限受阻”。
目前,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美國參議院各占 50 個席位。這些共和黨參議員認為,與伊朗達成的任何核協議都“對美國國家安全極為重要”,屬于條約性質,需要參議院審議并獲得三分之二參議員的同意。在信中,這33名共和黨參議員威脅稱:“任何沒有經過參議院批準的與伊核計劃有關的協議,都可被逆轉,也很可能會在下一屆政府上臺幾天后被撕毀。”
除國內復雜的政治架構和利益外,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美國在中東地區主要盟友與伊朗長期的敵對關系,也將成為伊核新協議的重要掣肘。以色列多次公開表示,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沙特阿拉伯與伊朗的關系,則更加復雜,除歷史原因外,也門內戰、2019 年 9 月沙特石油設施和 2022 年 1 月 17 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受到的襲擊,更加劇了兩國關系的緊張。2022年2月9日,拜登在與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的通話中,薩勒曼表示,沙特支持美國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努力,并強調有必要共同努力,對抗伊朗在該地區代理人破壞穩定的活動;拜登則強調他對確保伊朗永遠無法獲得核武器的承諾,并向國王通報了正在進行的旨在重新確立對伊朗核項目限制的多邊談判。
由于復雜的美伊關系和伊朗豐富的油氣資源,無論本輪關于核問題的談判結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伊核問題、美伊關系都將是國際石油市場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不過,即使出現最樂觀的談判結果,伊核協議能夠達成,其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也是有限的。除非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大規模卷土重來,否則未來一段時間的國際石油價格,將在“歐佩克+”對國際石油市場供應緊平衡的控制下,在現有水平上持續上漲,伊核協議、俄烏關系等熱點地區問題和美聯署加息等話題,會成為油價上下波動的重要推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