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對油價影響正在消化中,除不振的經濟和疲軟的石油需求之外,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國際油市。
國際石油市場兩大標桿原油,WTI和布倫特期貨價格,分別跌破70美元/桶,收于69.20美元/桶和69.19美元/桶,創下202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雖然布倫特和WTI期貨價格分別于9月11日和9月16日重回每桶70美元以上的水平,但9月18日美聯儲4年來首次降息后油價仍跌,國際石油市場籠罩在一片悲觀的氣氛之中,2024年剩余3個多月的國際石油價格向何處去,成為市場人士普遍關心的話題。早在年初和6月初,我們就分別撰文并在多次會議上,提醒市場人士應高度關注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國際石油市場可能會出現的大動蕩,主要原因是美國總統大選將決定這一時期的國際石油形勢,當前的國際石油市場正在驗證我們的提醒。
2024年前8個多月起伏動蕩的國際石油價格
進入2024年以來,延續2023年最后兩個月的不振,從開年到1月中旬,國際石油價格處于盤整之中。從3月中旬開始,持續上漲并在4月4日漲破每桶90美元的水平,但僅7個交易日維持在每桶90美元之上。4月中旬之后,國際石油價格轉入跌勢,5月份跌勢加劇,6月初跌破每桶80美元的大關,但從6月中旬開始又重回每桶80美元以上并一直保持到7月底,期間最高漲至87.43美元/桶。從7月底開始,國際石油價格又跌破每桶80美元的水平,其后雖有幾個交易日有所反彈,但總體上是逐漸降低,并在進入9月份之后跌幅加大。

2024年1月1日,WTI期貨價格以71.67美元/桶開盤;1月2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以77.39美元/桶開盤。1月上旬,國際石油市場延續了2023年底的不振,但從1月中旬至3月中旬的兩個月時間里,國際石油價格一改年初的疲勢,開始上漲,從3月13日開始漲勢加速,并且穩定地保持了上漲的勢頭。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例,1月22日突破每桶80美元的水平,1月26日漲至83.55美元/桶,3月14日漲破了每桶85美元,收于85.42美元/桶;4月4日,突破了每桶90美元的水平,收于90.65美元/桶,4月5日收于91.17美元/桶,為進入2024年以來的最高價格水平。
2024年4月,由于4月1日以色列襲擊了敘利亞大馬士革的伊朗大使館,導致多名伊朗高級軍官死亡,伊朗誓言要進行報復,讓國際石油市場處于一片驚恐之中。2024年4月13日,伊朗高調宣布對以色列實施了報復行動,4月19日伊朗伊斯法罕等地發生了爆炸,但由于這些事件無論從規模還是影響上,都非常有限,沒有對國際石油市場產生實質性的沖擊,繼4月5日漲出新高之后,國際石油價格就失去了繼續上漲的動力。從4月中旬至4月底,國際石油價格基本上保持在每桶88美元上下的水平波動。4月30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87.86美元/桶,跌回到3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即3月28日的收盤價。
進入5月之后,國際石油價格的跌勢加劇。5月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83.44美元,比4月30日的收盤價下跌了4.42美元/桶,跌幅為5.03%;WTI期貨價格收于每桶79美元,比4月30日的收盤價下跌了2.93美元/桶,跌幅為3.57%。整個5月份,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再也沒有漲至每桶85美元的水平,當月最低為81.36美元/桶(5月23日),最高為84.22美元/桶(5月28日)。WTI期貨價格,僅一個交易日高于每桶80美元的水平(5月17日),其余均在每桶77美元上下波動。5月31日,即5月份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81.62美元,比4月30日的收盤價下跌了6.24美元/桶,跌幅為7.1%;WTI期貨價格收于每桶76.99美元,比4月30日的收盤價下跌了4.94美元/桶,跌幅為6.02%。
2024年6月3日,進入6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78.36美元,繼2月7日以來首次跌破每桶80美元的水平,比5月31日的收盤價下跌了3.26美元/桶,跌幅為3.99%;WTI期貨價格收于每桶74.22美元,也是繼2月7日以來首次跌破了每桶75美元的水平,比5月31日的收盤價下跌了2.77美元/桶,跌幅為3.59%。但是,從6月10日開始,國際石油價格又重新漲回80美元以上的水平,并一直維持到7月26日,期間的7月4日,布倫特原油期貨漲至87.43美元/桶,WTI漲至83.94美元/桶,均為5月1日之后的最高價。
從6月10日開始的這一輪油價上漲,至7月底就基本結束。2024年7月31日晚,哈馬斯最高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襲身亡,面對伊朗誓言報復后中東緊張局勢的持續升級,國際石油價格不升反降,從8月1日開始不斷下跌,期間雖有反復,8月21日跌至階段性的價格低點,其中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至76.05美元/桶,WTI期貨價格跌至71.93美元/桶。8月底,國際石油價格有所回調,但進入9月份之后,跌勢加劇,9月4日和9月10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相斷跌破每桶70美元的水平,并同時于9月10日創下2024年以來的最低價格水平,而當時熱帶風暴弗朗辛正席卷墨西哥灣,迫使約24%的原油產量和26%的天然氣產量停產,但也未能對原油期貨價格形成支撐。
美國當地時間2024年9月1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降至4.75%至5.00%之間的水平,這是美聯儲自2020年3月以來的首次降息。9月18日,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5美分,收于每桶73.65美元,跌幅為0.07%;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8美分,收于每桶70.91美元,跌幅為0.39%。不過,9月19日,在消化美聯儲降息和中東緊張局勢的推動下,國際石油價格回漲,其中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1.23美元/桶,收于74.88美元/桶,漲幅為1.67%;WTI期貨價格上漲了1.04美元/桶,收于71.95美元/桶,漲幅為1.47%。
2024年9月19日,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價與1月2日開盤價相比,下跌了2.51美元/桶;WTI期貨收盤價與1月1日開盤價相比,上漲了0.28美元/桶。截至9月19日,2024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為82.13美元/桶,WTI期貨均價為77.80美元/桶。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8個國家繼續削減石油產量
自2024年6月2日的第37屆部長級會議之后,除8月1日召開的第55屆部長級聯合監督委員會會議之外,歐佩克+沒有再舉行重要的會議,期間歐佩克秘書長海瑟姆·蓋斯,于8月26至29日對伊拉克、哈薩克斯坦進行了官方訪問,落實這兩個國家超產的補償問題。
2024年8月1日召開的第55屆部長級聯合監督委員會會議,審查了2024年5月和6月的原油生產數據,認為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參與國的石油產量總體上符合有關會議的要求。這次會議指出,2024年6月2日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8個國家決定自愿減產的退出計劃,有可能暫停或逆轉。
2024年8月22日,歐佩克官網發布了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的超產補償計劃,其中的附表中按月列出了2024年8月至2025年9月兩國的補償產量。在蓋斯對伊拉克、哈薩克斯坦訪問期間,兩國均重申,無條件承諾全面及時實施生產的調整。
2024年9月5日,歐佩克官網發布消息,宣布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8個國家,取消原定于2024年9月底的增產計劃,這8個國家的自愿減產再延長兩個月至11月底,這樣,8月1日歐佩克+第55屆部長級聯合監督委員會會議上的消息,終于成為現實。
根據歐佩克官網發布的材料,以下,為我們翻譯的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8個國家,有關延長減產決定的完整內容。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延長自愿減產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此前于2023年4月和11月宣布額外的自愿減產,2024年9月5日,這些國家舉行了一次線上會議,強調了確保全面遵守自愿減產協議的決心。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自2024年1月以來一直超限額生產,強烈地重申了對自愿減產協議的承諾,以及根據2024年4月3日聯合監督委員會第53次會議達成的并向歐佩克秘書處提交的補償計劃。
2024年8月,沙特阿拉伯、俄羅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阿爾及利亞和阿曼,與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舉行了兩次部長級的討論會,敦促兩國應完全合規地生產,并補償自2024年1月以來的超額產量。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承諾,與二手信息來源進行接觸,說明他們的生產調整計劃,以實現合規并滿足他們于8月22日向歐佩克秘書處提交的補償計劃。
8月下旬,在與沙特能源大臣、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主席協調后,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在歐佩克秘書長訪問期間,重申了各自的承諾。訪問期間,歐佩克秘書處組織了與二手信源數據供應商的研討會,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詳細介紹了它們正在實施的具體措施,以實現完全符合所需的產量水平,并滿足它們在8月和9月的補償計劃。這些措施包括,推進現場維護計劃、減少產量,以及推遲和取消8月份的現貨銷售。此外,兩國還承諾,對8月份超產的產量進行補償調整。
鑒于再次強調的決心和重新堅定的承諾,八個參與國同意,將額外的自愿減產延長兩個月,至2024年11月末。在此之后,這些減產將從2024年12月1日起,根據附表上的時間表,以每月逐步減少的方式逐一取消。同時,根據需要,這些計劃可以暫停或調整。超產國家再次確認,到2025年9月,將完全彌補所有超產的產量。

從以上官宣材料的內容看,更多的還是強調伊拉克、哈薩克斯坦補償超產的問題,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8個國家的延長自愿減產決定,并不占材料的多大篇幅。
美國總統大選正在決定2024年剩余3個多月的國際石油市場
目前,時間已到9月下旬,2024年只剩下3個月零10天的時間,國際石油市場正進入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季度。綜合各方材料分析,我們認為,2024年剩余3個多月的國際石油市場將壓力高度集中,其中美國總統大選將成為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一) 向好但仍不振的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
當地時間2024年9月18日,全球金融市場終于迎來了萬眾期盼的美聯儲4年來首次降息,而且幅度高達50個基點,但是,與國際石油價格的下跌相伴隨的是,美國三大股指也出現了下跌,其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03.08點,收于41503.10點,跌幅為0.25%;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16.32點,收于5618.26點,跌幅為0.2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4.76點,收于17573.30點,跌幅為0.31%。
除美聯儲之外,早在2024年6月5日,加拿大就宣布降息25個基點;6月6日,歐洲央行也宣布降息25個基點。9月12日,歐洲央行年內第二次降息,將存款便利利率調降25個基點,將主要再融資和邊際借貸利率下調60個基點。世界主要經濟體和美聯儲等的降息,理論上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增長并推升國際石油價格,但本次美聯儲降息不但沒有立即拉升國際油價和美國股市,其主要的原因,是市場認為降息證實了美國和全球經濟的放緩,對未來的前景擔憂加劇。
在2024年4月16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4-2025年,全球經濟均將繼續以與2023年相同的速度(3.2%)增長。其中,發達經濟體的整體增長率將從2023年的1.6%,上升到2024年的1.7%,但被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的小幅放緩所抵消,后者的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4.3%下降至2024年的4.2%。在2024年7月16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內容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與4月預測值保持一致,但日本和美國的增長則出乎預料地明顯放緩,其中美國經濟在經歷持續強勁的出色表現后,出現了超預期的增速放緩,反映了消費趨緩以及凈貿易帶來的負面作用。
在2024年1月9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世界銀行認為,全球經濟2024年底交出的答卷將令人遺憾,3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最慢的五年,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將連續第三年放緩,從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2024年6月11日在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世界銀行認為,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穩定在2.6%,遠低于新冠疫情爆發前十年3.1%的平均水平,占世界人口和全球GDP 80%以上的國家2024-2026年的增速仍將低于疫情爆發前的十年,發展中經濟體2024-2025年的平均增長率為4%,略低于2023年,四分之一的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的貧困程度仍高于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
(二) 疲軟的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已成共識
面對不振的世界經濟,對于2024年的世界石油需求,年初時世界主要機構的看法存在著分歧,但從下半年開始已逐漸趨于一致,進入9月份應基本達成了共識,即2024年的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疲軟,大大不如年初的預期。
在2023年12月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歐佩克預計,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為1.0436億桶/天,比2023年增加225萬桶/天,增長2.2%。而在2023年12月的《石油市場報告》中,國際能源署卻大幅下調了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長,預測需求總量僅增加110萬桶/天,大大低于2023年增加了230萬桶/天,理由是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下降,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電動汽車銷售的大幅度增加。
半年時間過去之后,在2024年8月12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歐佩克自2023年7月份以來首次,下調了對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歐佩克預計,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211萬桶/日,低于年初預計的225萬桶/日的增長。歐佩克指出,調減增長預期的理由是,這一小幅修正反映了2024年第一季度和某些情況下第二季度的實際數據,以及對2024年主要經濟體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期減弱。
在2024年9月10日發布的最新一期《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歐佩克再次下調對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期,預計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為203萬桶/天,而此前的預期為211萬桶/天。歐佩克指出,由于全球制造業、建筑業和卡車運輸活動疲軟,以及液化天然氣卡車的普及,柴油需求受到抑制,從而削弱了對運輸柴油的需求。至此,對于一直堅定看好世界石油需求的歐佩克來說,已不得不面對2024年國際石油市場殘酷的現實。
在9月12日發布的《石油市場報告》中,國際能源署指出,2024年上半年,全球石油消費量日增80萬桶,僅為2023年同期增長的三分之一,是自2020年疫情導致石油需求崩潰以來的最低增速。在這份報告中,國際能源署還預計,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只有90萬桶/天,比2023年大幅度增長的210萬桶/天,每天減少了120萬桶,下降的幅度高達57.14%。

與疲軟的需求相反的是,2024年世界石油供應卻在持續地增加。根據歐佩克的數據,2024年,僅美國、加拿大和巴西三國,石油產量就每天增加123萬桶。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24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產量,每天將增加150萬桶。不斷增加的石油產量,除迫使歐佩克+國家減產之外,就是日益失衡的國際石油市場供需形勢。
(三) 大選關鍵時期的美國需要較低的國際石油價格
2024年7月15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正式提名為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7月21日,拜登宣布退選。8月5日,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正式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并于8月22日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當地時間2024年9月10日晚,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展開首場電視辯論。
根據計劃,首場辯論之后,兩黨的總統候選人還將舉行兩場辯論,在選舉年的11月第一個星期一的次日,即2024年11月5日進行投票。2024年9月12日有媒體報道,特朗普在與哈里斯進行首次總統辯論后表示,他不會再與哈里斯舉行下一場總統選舉辯論,但哈里斯表示“我們還欠選民一場辯論”。無論是否會有下一場的總統候選人辯論,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都已正式進入了最關鍵的時期。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消費石油的約一半是汽油等車用燃料,汽油等車用燃料的支出排名美國居民消費的第二位。因此,汽油價格是日常情景下,美國上至總統、下至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更會成為大選年兩黨總統候選人都必須向選民交待的重大問題之一,以石油價格為核心的能源政策,歷來都是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必須要說明和展示的政策內容。
從多年的美國國內汽油價格數據看,3美元/加侖的普通汽油零售價格,是美國汽油價格的臨界點,長時間高于這個價格,美國百姓就會對政府有意見,美國總統就必須想辦法降低油價。進入9月份以來,美國普通汽油的零售價格分別為3.289美元/加侖(9月2日當周)、3.236美元/加侖(9月9日當周)和3.180美元/加侖(9月16日當周),都在3美元以上,也即9月初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的下跌,并沒有帶來美國國內汽油價格的同步下跌。可以預料的是,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關鍵的時期,特朗普和哈里斯肯定都會將就美國國內的汽油價格、國際石油價格進行表態,要求沙特阿拉伯等中東產油國增加產量,拉低國際石油價格,即便9月5日沙特阿拉伯等8國已表示減產將維持到11月底,也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而沙特阿拉伯等中東產油國可能會采取與9月5日決定不一致的實際行動。因此,可以說,從9月份開始,國際石油市場事實上就已進入由美國總統大選決定的時間,直至2024年年底。

當前,俄烏戰爭已進入第31個月,正在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新一輪哈馬斯-以色列的軍事沖突仍沒有停止,并已擴大到黎巴嫩;繼7月31日晚哈馬斯最高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襲身亡之后,9月17日下午至19日又連續發生了真主黨成員專用通訊設備爆炸事件,造成多人死傷,中東的局勢更加緊張和復雜化。不過,歷來對重大事件高度敏感的國際石油市場,當下卻對這些事件不為所動。經歷9月初的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下跌之后,有行業人士稱,當前的國際石油市場正處于“歷史級別的悲觀”時期。有行業媒體報道,基金經理在最近十周中有八周都在拋售石油,自2024年7月初以來,綜合持倉總計減少了5.58億桶,截至9月10日的7天內,對沖基金和其他基金經理在六個最重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中,出售了相當于1.28億桶的石油。截至9月17日,基金持有的原油倉位首次從7月2日的5.24億桶凈多頭倉位,降至3400萬桶的凈空頭倉位。
目前,華爾街機構對石油市場的預期一致悲觀,認為全球石油市場正處于需求疲軟的時期。在2024年9月10日的亞太石油會議(APPEC)上,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集團與貢渥集團一致認為,國際石油市場供應嚴重過剩,托克集團石油貿易主管勒科克更表示,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很快就會進入60美元這一悲觀區間”。
早在2024年1月17日刊發的“壓力山大的2024年國際石油市場”一文中,我們就指出,不振的需求和不斷增加的供應使油市基本面日益失衡,2024年國際油價面臨不斷增大的壓力,美國大選等事件有可能使油市大幅度動蕩。在6月5日刊發的“混亂會議之下的艱難托市--第37屆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前后的國際石油形勢”一文中,我們又指出,放松減產,既是紀律難以執行,更是形勢迫不得已之所為,國際石油市場仍可能有3個月左右穩定期,要高度警惕年底時的大幅度動蕩。目前,2024年的國際石油市場正在進入最后一個季度,雖然沙特阿拉伯等8個國家決定繼續維持減產兩個月,美聯儲也已開始降息,但進入大選關鍵時期的美國,需要的是較低的國際石油價格,以便使美國國內汽油價格降低并保持在3美元/加侖之下。因此,社會大眾和市場人士,在冷人旁觀美國總統大選這出四年一次大戲的同時,更應高度關注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國際石油市場的一舉一動!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