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還未結束,新一輪的化工挑戰又來了!全國擴大秋冬大氣污染防治范圍,在現有“2+26”省市名單中新增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區城市。
整治范圍擴大!重點排查石化、化工等行業!
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標和具體任務。
重要內容
要目標:秋冬季期間,攻堅區域內相關城市2021-2022年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0%,重污染天數平均每個城市減少2.0天。
具體任務: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落實鋼鐵行業去產量要求、穩妥實施散煤治理、開展鍋爐和爐窯綜合整治、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問題排查整治、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和“鐵轉水”、禁燒秸稈管控、揚塵綜合管控等。
重點對象:
以石化、化工、煤化工、焦化、鋼鐵、建材、有色、煤電等行業為重點,全面梳理排查擬建、在建和存量“兩高”項目,對“兩高”項目實行清單管理,進行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嚴格落實能耗“雙控”、產能置換、污染物區域削減、煤炭減量替代等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要堅決整改。
以港口和火電、鋼鐵、石化、化工、煤炭、焦炭、有色、建材(含砂石骨料)等行業和工業園區為重點,開展大宗貨物運輸摸底調查,逐一核實鐵路、水路、管道等清潔運輸情況,12月底前完成港口和重點行業大宗貨物運輸結構調整“一企一策”方案。加快提高唐曹、遷曹鐵路貨運量,水曹鐵路實現年底通車運行。重點區域直轄市、省會城市 推進“內集外配”的城市物流公鐵聯運方式。
此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征求意見稿)》,方案指出秋冬季為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各城市需完成PM2.5平均濃度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控制目標。


2021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范圍較往年有所增加,重點區域范圍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基礎上,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具體為:
重要區域
直轄市(2個):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省(14個):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衡水市,雄安新區,定州、辛集市;
山西省(11個):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大同、朔州、晉中、運城、忻州、臨汾、呂梁市;
山東省(13個):濟南、淄博、棗莊、東營、濰坊、濟寧、泰安、日照、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
河南省(18個):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濟源市;
陜西省(5個):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市(含韓城市)及楊凌示范區。
錯峰生產!山西等地采取緊急措施!
秋冬防治推進,當地既要維護全省市供電供氣,又要達成防治目標,必然會有一大批高能耗企業被整治,其余企業錯峰生產!
10月22日,山西省發布《關于開展2021-2022年秋冬季錯峰生產的通知》,明確實施“一廠一策”管理,確保“六保六穩”,有效推進秋冬季錯峰生產工作。

實施時間:2021年11月1日-2022年3月31日。
第一階段:2021年1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第二階段: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
實施對象:對鋼鐵、焦化、有色(電解鋁、氧化鋁)、鑄造、化工(煤制氮肥、炭黑)、建材(磚瓦、耐火、陶瓷、石灰、水泥熟料及粉磨站)等重點涉氣行業企業實施秋冬季錯峰生產。
實施方式:錯峰生產方式以停止生產線或主要生產工序(設備)為主,對可中斷工序行業企業采取輪開輪停方式實施,對不可中斷的生產線或生產工序,采取整個秋冬季調整生產負荷方式實施。
錯峰生產即將全國蔓延,各位廠家做好生產時間安排,預計11月將會有更多地區宣布錯峰生產計劃,各位留意官方消息。
另外,工信部與生態環境部今年首次提出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鐵行業實施錯峰生產,提出要引進賽馬機制,環保績效好的企業可以不錯峰或者自主減排;績效差則要多錯峰。不允許地方不分環保績效水平,所有企業都搞平均主義,反對一刀切治理。
環保績效好,可以不錯峰生產!
今年的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開啟了新局面,對于不達標的地區、企業實行嚴格整治。對違法、造假、違建等行為依法依紀追究責任。但今年堅決反對一刀切治理,各位做好環保績效,熟讀當地防治方案,有機會避免錯峰生產!
錯峰生產或造成市場庫存下降,預計將會再度刺激市場價格上漲,各位廠家請時刻關注行情動態,合理安排備貨及生產。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與行業交,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