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氣候以及經濟復蘇等多方面原因,全球對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需求猛增。作為本輪“危機”的源頭,歐洲期貨市場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受此影響,美國、亞洲等地天然氣市場相繼失陷,天然氣價格暴漲。隨著天然氣價格的暴漲,國際油價也持續上漲,創七年來新高!國際油價甚至一度超過85美元/桶。
01“危機”之下的能源供應安全
數據顯示,英國基準天然氣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一年漲幅高達600%。反映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的TTF天然氣價格也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一年間漲超500%。然而,對于歐洲來說,真正的凜冬可能才剛剛開始。
▲俄羅斯占歐盟天然氣進口超40%

▲俄羅斯占歐盟原油進口近30%
由于俄羅斯國內需求消化了大部分產量增長,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氣(Gazprom ) 10月份前兩周對主要市場的出口下降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11月份管道產能的拍賣結果也沒有顯示出俄羅斯計劃增加對歐洲的供應量。
而曾千方百計阻撓“北溪-2”項目、美其名曰保障歐洲能源安全的美國,今年前8個月對歐盟的液化天然氣供應量減少了17%。
這場供應短缺都為歐洲以及中國等能源進口大戶敲響了警鐘:掌握自己的能源供應安全命脈!作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氣消費國之一,我國極度依賴能源進口。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攀升至73%、43%,保障能源安全刻不容緩。
02“危機”背后不可回避的轉型
在能源危機持續蔓延之際,歐盟國家已經開始采取“自救”措施。10月11日,法國等10個歐盟國家要求歐盟委員會將核能列為鼓勵投資的綠色能源,以便盡快減少對第三國的能源依賴。

事實上,此次全球能源價格暴漲不僅僅是全球經濟復蘇,需求反彈,更摻雜著俄羅斯、歐盟以及美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不能全部歸因于能源轉型。
歐洲國際經濟學領域的頂尖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研究所的 Simone Tagliapietra 和 Georg Zachmann 認為,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是解決能源價格波動的辦法。上周三國際能源署 (IEA)也表示,如果世界希望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并控制動蕩的能源市場,那么未來十年,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需要增加兩倍。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