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府19日表示,已準備好與伊朗就兩國回到2015年伊核協議進行談判。此舉反映出美國政府立場的變化。
美國在2018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采取了最大的壓力政策,試圖讓伊朗石油出口降為零。在美國經濟制裁之前,伊朗每天能夠出口200萬桶原油,但到2020年4月,據船貨追蹤數據顯示,伊朗日均原油出口量僅為7萬桶/日,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然而,在進入2021年后,美國的對伊政策隨著拜登接任美國總統后迎來了轉變的契機。近期,一名匿名的美國官員提到,美國準備與伊朗會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總統拜登的立場是,如果伊朗全面遵守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美國也將正式回歸該協議。
而對于伊朗而言,在經歷近年的經濟制裁后,該國經濟狀況持續惡化,因此對于原油出口也存在需求。在2021年初的第25屆伊朗石油展上,伊朗石油部長表示如果解除制裁,伊朗將比以前更強大,比預期更快地重返市場。伊朗能夠迅速將其原油出口增加到300萬桶/日以上。伊朗石油部長在會議上表示,未來幾年該國的石油產量應達到850萬桶的目標。
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美伊關系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如果美國重返伊朗核協議并放松對伊朗的制裁,這可能在未來給市場帶來300萬—400萬桶/日的潛在供給增量。伊朗方面此前表態拜登上臺后將在3月21日起將其原油產量增至450萬桶/日,出口增至230萬桶/日。考慮到伊朗不受OPEC+減產協議的限制,這將極大削弱OPEC+的減產利好,對后市油價是個潛在威脅因素。
當然,盡管美伊雙方關系有所好轉,但放開伊朗制裁仍需一系列的協商談判,而雙方目前仍存在一些分歧。一方面,根據美方的表態,如果伊朗恢復嚴格遵守JCPOA中的承諾,那么美國將同樣行事。但另一方面,在伊朗方面看來,首先作出表示的應該是美國,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是直言不諱的表示,美國應當首先采取行動。因此,對于短期的原油市場而言,該事件很難產生較大影響,目前市場的關注點仍將集中在OPEC減產以及全球能源需求復蘇上。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