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于70Pa、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具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是形成細顆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體物,主要來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涂料制造、溶劑制造與使用等過程。
近年來,中國大氣環境治理已有突破性進展,但也體現出了地區的不平衡,山東作為石化和重工業大省稍顯落后,在2020年四季度累計發布過重污染天氣預警95次。拿PM2.5來說,2020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33μg/m3,同比下降8.3%,山東PM2.5同比下降11.5%,但平均濃度仍有46μg/m3,其中VOCs是重要原因。
一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涉及石化行業的有以下幾點:.
一、提早協調企業錯時停產檢修。指導轄區內石化、化工、煤化工、制藥、農藥等行業企業合理制定全年停產檢修計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協調企業將停產檢修時間安排在4月15日至10月15日之外的時間段內,對確實不能安排的,組織企業制定停產檢修期間的揮發性有機物管控措施,將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盡可能收集完全并及時處理并提交上報檢修時間表。
二、持續開展旁路摸底排查。開展石化、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企業廢氣排放系統旁路摸底排查,摸清廢氣排放系統旁路情況。對非必要旁路,督促企業于2021年4月1日前拆除。
三、開展石化、化工行業企業火炬排放情況排查,加大對火炬系統檢查力度,杜絕企業利用火炬系統排放廢氣,排查情況
四、開展原油、成品油、有機化學品等揮發性有機液體儲罐排查,全面掌握儲罐底數,將儲罐密封點檢修納入泄漏檢測與修復計劃,督促企業定期開展儲罐密封性排查。
絕大多數的煉油廠對三廢排放一直都是嚴格控制的,因此整治最大的影響可能在第一條檢修計劃的調整。隆眾資訊統計,4月15日之前,山東有濟南煉化、海右石化等5家煉廠已定下檢修計劃,另有4家煉廠的檢修時間預估在4-5月期間,這4家煉廠有可能個別將檢修時間略微提前,但也只是有可能。石化行業的停工檢修通常會提前大半年開始準備,購進零部件、做檢修排查計劃、調整原料采購和產品銷售計劃等,將檢修計劃略微調整問題不大,大幅度的提前或延后將造成極大的資金和機會成本損失。因此,預計山東地區的煉廠開工率不會因此產生太大的意外變動,成品油供應情況與之前的預期偏差不大。
2021年3-5月,相較前三年,國內煉廠計劃內檢修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主營煉廠。近期,從成品油流通來看,確實有較多的資源開始流入到檢修密集區域,部分貿易商正在為檢修季做準備。而3-5又恰恰是成品油需求的次旺季,屆時集中檢修配合需求增長,國內有望出現一波較堅定的上漲行情。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