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油1月14日宣布,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這一最新海洋工程重大裝備,實現了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了13項國內首創技術,被譽為迄今我國相關領域技術集大成之作。
“深海一號”能源站將在3艘大馬力拖輪的共同牽引下從黃海海域一路南下,于2月份抵達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實施油氣生產設施的現場安裝,用于開發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中國海油介紹,“深海一號”能源站由上部組塊和船體兩部分組成,按照“30年不回塢檢修”的高質量設計標準建造,設計疲勞壽命達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
“這是我國海工裝備技術的集大成之作”,中國海油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總經理尤學剛表示,“深海一號”能源站尺寸巨大,總重量超過5萬噸,最大投影面積有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總高度達120米,相當于40層樓高;最大排水量達11萬噸,相當于3艘中型航母。
該項目在建造階段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即世界首創立柱儲油、世界最大跨度半潛平臺桁架式組塊技術、世界首次在陸地上采用船塢內濕式半坐墩大合龍技術,同時運用了包括1500米級水深聚酯纜錨泊系統設計與安裝、30年不進塢維修的浮體結構疲勞設計與檢測等在內的13項國內首創技術,攻克了10多項業界難題。
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在啟航儀式上表示,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海油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陵水17-2項目多個關鍵任務,實現了中國南海深水油氣開發新突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海油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擔當。面向未來,作為中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國家隊”,中國海油將進一步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科技創新力度,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海油力量。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