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石油行業而言,是動蕩不安的一年。在疫情沖擊、需求疲軟等多重沖擊下,傳統的石油公司開始轉型,增加新的業務增長點以抵御市場風險,或削減開支、裁員以抵御寒冬。
在業界大多都將目光聚焦于國際化的大型石油公司時,一家中國本土的石油公司正在低調布局,快速完成轉型。
9月16日,延長石油參與的一個百億級別的重大化工項目落地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個項目的建設地并不是在延長的“大本營”陜西,而是落在了江蘇省。
這是延長石油首個在外省開工建設的大型化工項目。而正是以這一項目為標志,延長石油逐漸走出陜西,打開了更廣闊的的市場。
01
百年延長的“出走”
延長石油擁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至今仍然保留著不錯的油氣勘探開發實力。2019年,延長油田累計產油1120萬噸,全年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35億噸,同時,在頁巖油氣等新領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但與國內的另外三大石油公司相比,延長石油的發展范圍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多數產業都集中在“石油大省”陜西境內。
依托陜西、回饋陜西。長久以來,延長石油都是陜西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財政貢獻曾連續多年保持陜西省國屬企業第一。
除了地域性特征明顯之外,由于延長石油此前多專注于油氣上游領域,缺乏全產業鏈上的布局,也導致其發展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油價波動周期之下,這種業務上的“短板”愈發突出。
未雨綢繆是為明智之舉。近幾年,延長石油開始著力轉型,一方面縱向挖掘石油產業的潛力,保持千萬噸穩產;另一方面探索能源化工、天然氣、煤炭等增量產業,開發新的業務增長點。
9月16日,延長石油發布消息,其與中國燃氣合資建設的“延長中燃泰興輕烴深加工項目”在江蘇省泰興市經濟開發區正式開工。
項目規劃總投資100億元,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投資36.91億元,計劃2021年底建成,二期項目建成后將年產120萬噸丙烯、30萬噸聚丙烯及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
這是延長石油首個開工的省外大型化工項目。
無獨有偶。在今年8月舉辦的海南自貿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延長石油與洋浦經開區簽訂了海南丙烷脫氫項目投資協議。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30億元,建設年產60萬噸的丙烷脫氫、40萬噸的聚丙烯等裝置及配套。
兩個百億級化工項目的先后落地,成為了延長石油“走出去”的里程碑事件。自此后,延長石油將不再拘泥于地區的限制,而是通過加快在沿海地區的高端石化產業布局,拓展企業的業務版圖。
02
蛻變中的延長石油
近幾年,延長石油一直為“延長”業務而努力。
上一輪的油價暴跌后,延長石油意識到,想要在油氣資源上實現質的飛躍,是極為困難的。想要走出困境,只有轉型一條路可走。
2015年,在延長石油110年華誕之際,它提出了一條全新的發展戰略:由原本單一的石油勘探開發,向能源化工業務傾斜。
緊接著,幾個百億級別的大型能源綜合項目陸續上馬,企業的業務范圍成功“延長”。直到此次落地的江蘇、海南化工項目,也得益于當年那次大刀闊斧的改革。
除了發展高端化工產業,延長石油還打通了天然氣全產業鏈,將燃氣業務做強做大。
去年中旬,延長石油對主營城燃市場的陜西燃氣進行增資擴股,將自身的上游資源優勢與陜西燃氣的管道及下游優勢相結合,形成上下游一體化、優勢資源互補的天然氣發展格局。
今年6月,延長天然氣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為延長石油在天然氣板塊補上了一個重要的資本平臺。
再加上多年來以資源為本持續發展的煤鹽產業,至此,延長石油“油氣并重、油化并舉、油氣煤鹽綜合發展”的產業格局已經基本成熟。
得益于改革轉型,延長石油內生長動力十足。根據規劃,到2025年,延長石油計劃實現油氣當量2000萬噸、煤炭產量5000萬噸、化工品總量80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5000億元。從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區域性石油公司,完全蛻變成為一家全新的大型綜合能源企業。
從陜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起步,到成長為全球排名前三百的企業,延長石油走得的每一步,都格外令人關注。
如今的延長石油,已經跳出了先前發展的框架,開啟了下一個輝煌的發展階段。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