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以億計的用車大軍中,用車習慣又各不相同。常聽老司機說,汽車一定要用心養護,稍微有一些處理不當就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高轉速極為傷車?
對于自動擋車來說,上高轉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有著聰明的自動變速箱存在,為了平衡動力和油耗,不會貿然讓轉速攀升到紅線,而手動擋車就不一定了。很多老司機都說,換擋時機要提前再提前,不僅省油,而且不傷車。

大多數家用車的轉速紅線區都在7000-9000轉之間,在日常使用中,偶爾一腳大油門讓轉速來到紅線區,其實并不會對引擎造成太大傷害,既然允許轉速來到6000轉以上甚至7000轉,就不可能偶爾用一下就趴窩,引擎沒有那么脆弱,只能說,轉速紅線區可以視作是引擎的一個傷害范圍,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損傷,長時間處于該轉速會有過度磨損的風險。
其實相對來說,總是低轉速其實更傷車,動力不夠、拖擋、燃燒不充分,反倒會讓引擎快速衰老,所以,偶爾提升一下轉速,有利而無害。

油表亮了再加油傷車?
有人說,汽油泵一般都是要浸泡在汽油中的,如果汽油少了之后,汽油泵由于無法散熱就出現故障,這種說法靠譜嗎?

答案是不靠譜,首先肯定一點,汽油泵確實需要散熱,但散熱的根本絕對不是依賴汽油,汽油泵是靠吸入油泵中的油來散熱,油被吸入油泵,傳輸到發動機,順便把油泵的熱量也帶走了。
只要油泵能夠吸到油,就會正常散熱,正常工作。所以油表燈亮了才去加油,對油泵沒有損害,不會傷車。唯一可能造成的問題,就是由于對剩余行駛里程估計不足,而出現斷油的情況。

5000公里必換機油?
早些年前,國外車型因為考慮到國內的油品問題以及用車環境較差等問題,就在用車手冊上規定,必須每5000公里更換機油一次。
然后再加上4S店的推波助瀾提前了車主的保養周期,這一說法也就被延續了下來。

而如今,機油和機油濾清器的質量已經不是早些年前可以相比的了,并且,引擎的精密程度以及路況都有了很好的改善,那5000公里換一次就有些過分了。
就算用正品全合成機油的新車,在海南或其他空氣質量比較好的地區來說,20000公里不換機油都沒有問題,其他地區至少也可以保證12000公里換一次機油的頻率,所以,不要再花冤枉錢了。

新車必磨合?
所謂磨合期,是指新車或大修后的初駛階段,一般為1000~1500公里,這是保證機件充分接觸、摩擦、適應、定型的基本里程。在這期間可以調整提升汽車各部件適應環境的能力,并磨掉零件上的凸起物。

但是,隨著機械加工工藝大為進步,尤其是發動機,氣缸內的珩磨技術已經可以把缸壁打磨得極為順滑,出廠時,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已經非常好。所以,與其說新車不需要磨合,其實可以換一個說法,新車不需要特意的去磨合,踏踏實實開著就行了。
車要用心細致的保養,這話本沒錯,但是太過頭了有時候會適得其反,現在的汽車沒有那么較弱。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