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周五表示,全球經濟降溫可能意味著2019年石油需求增長放緩,即使石油生產商保持著充足的供應。
國際能源署(IEA) 在其備受關注的石油市場報告中,連續第二個月下調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從上個月的每日130萬桶下調至120萬桶。
IEA表示,在近幾個月竭力應對供應方面的擔憂后,石油市場目前的主要關注點是石油需求,因為經濟疲軟,理由包括全球貿易增長創下10年來的最低水平,以及日本暖冬和歐洲石化行業疲軟。
IEA表示,雖然需求增長正在放緩,但滿足預期的需求增長不太可能是一個問題,并指出美國將為非歐佩克國家每日190萬桶的供應增長貢獻90%。
該機構表示,再加上需求的不確定性,本月晚些時候在維也納開會討論延長減產期限時,歐佩克成員國及其盟友將考慮“來自競爭對手的持續供應增長”。
歐佩克及其盟友在2018年底實施了減產。此前,全球經濟增長引發的擔優導致油價下跌。
許多沙特官員已經表示,該國希望將減產時間延長到2019年下半年。IEA的報告顯示,沙特5月份的減產執行率為290%,因為該國將日產量減少了11萬桶。這導致了歐佩克自2014年以來的最低供應量。
不過,歐佩克的遵守情況并不一致,伊拉克5月份增加了13萬桶石油供應。
分析師表示,延長減產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俄羅斯,石油行業資深人士對市場份額被美國奪走表示擔憂。俄羅斯5月日產量減少12萬桶,不過IEA將此歸因于德魯茲巴輸油管道污染后的停產。
IEA表示,除其它計劃外的中斷和維護活動外,這一關鍵通道的中斷,導致全球煉油廠的開工量降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盡管全球石油投資者將繼續關注需求和全球經濟增長,但今年早些時候主導市場的供應風險并未消散。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