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潤滑的方法一般取決于應用條件及補充潤滑間隔。建議采用以下任一方法:
1、補充潤滑短于六個月,最好是采用補給潤滑油的方法,這種方法較為簡便,不會中斷設備的運作。
2、補充潤滑間隔長于六個月,一般建議采用更新潤滑脂的方法。
3、由于其他原因,需要頻繁地進行補充潤滑,例如污染的問題、或因不容易接近軸承的位置而不便采用其他補充潤滑的方式。不建議對高轉速的應用進行連續潤滑,因為潤滑脂經過過度的攪動可能會導致工作溫度上升,而且會破壞潤滑脂稠化劑的結構。

如果在軸承配置中使用不同的軸承時,通常是根據較短的補充潤滑間隔。以下是有關三種補充潤滑方法的指導和潤滑脂量的說明。
1、補給潤滑脂
在開始時應將軸承中的自由空間填滿潤滑脂,而軸承座中的自由空間則只需要加入適量的潤滑脂。根據不同的補給潤滑脂的方法,建議在軸承座的自由空間中填充以下百分比的潤滑脂:
如果從軸承的側面補給,則為40%
如果通過軸承外圈或內圈中潤滑孔補給,則為20%
從軸承側面補給的潤滑脂量可根據以下公式估算:
Gp=0.05*D*B
2、更新潤滑脂
根據估算的補充間隔或者經過若干次補給潤滑脂后,便應把軸承和軸承座內的潤滑脂完全清除,并填入全新的潤滑脂。原來的潤滑脂應采用對環境安全的可靠方式進行處理。
為了更方便更新潤滑脂,軸承座應易于接近和打開。剖分式軸承座的頂蓋和一體式軸承座的端蓋通常可以拆下以把軸承外露出來。再除去原來的潤滑脂之后,應首先把新的潤滑脂填入滾動體之間。應采取預防措施防止污染物進入軸承、軸承座或油槽。
如果軸承座難以接近,但有配備油嘴和排脂孔,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續進行幾次補給潤滑脂,直到肯定把所有原來的潤滑脂已經被擠出軸承座外為止。
這個做法比打開軸承座需要更大量的潤滑脂。此外,這種方法受到轉速的限制。在高轉速的工況下,可能會因為潤滑脂過度攪動而導致軸承的溫度過高。
3、連續潤滑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是計算出的補充潤潤滑間隔很短,例如在污染的環境下、軸承不容易接近、或不變采用其他補充潤滑方法時,可以采用連續潤滑的方法。由于潤滑脂過度攪動可能會導致溫度過高,連續潤滑一般比較合適在轉速相對較低的應用,例如:
對于球軸承:速度系數A<150000 mm/min
對于滾子軸承:速度系數A<75000mm/min
在這些情況下,軸承座的初始填脂量可高達90%,每一段時間單位的補給潤滑脂量,可以根據估算出的Gp,以相應的補充潤滑間隔來平均分配油脂量。
采用連續補充潤滑時,應檢查潤滑脂是否能在環境溫度下輸送到所需的位置。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