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將制造業等行業原有16%增值稅稅率降為13%,將交通運輸、建筑、房地產等行業現行10%稅率降為9%,保持6%一檔稅率不變。
這一消息對煉油行業來說影響是較為明顯的,無論對生產企業還是終端消費者來說都是利好,我們從生產環節和終端零售環節兩方面來分析:
一、 煉廠
首先,據隆眾資訊了解,增值稅的降低將直接減少對企業資金的占用,其次從出廠價來看,增值稅降低3%,按當前汽柴油市場價格,山東煉廠一噸汽油銷項稅將減少170元,一噸柴油銷項稅將減少150元左右。從煉廠生產環節的進項抵扣來看,整條煉油產業鏈下,煉廠每加工一噸原油所生產的所有產品實繳增值稅可減少120元/噸。
二、加油站
增值稅下調對成品油終端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消費者用油成本有所下降以及加油站利潤有所收縮,以山東國六92#汽油最高零售價9190元/噸為參照,增值稅下調之后,汽油零售價可下調238元/噸,折合升價,降低0.18元/升。以山東國六0#車柴最高零售價7655元/噸為參照,增值稅下調之后,柴油零售價可下調198元/噸,折合升價,降低0.17元/升。零售限價下調,對價格長期高掛零售到位價的主營加油站影響最直接,部分合資、獨立煉廠連鎖加油站、民營加油站為保證價格優勢,其零售價通常要跟隨下調以保持價差。因此,增值稅下調后,成品油消費者燃油成本明顯下降,對成品油的消費環節乃至整體經濟活力都將產生刺激作用。但零售單位的利潤情況,卻要根據批發價格的實際下調來分析。
綜合來看,增值稅下調之后,上游生產成本將會下降,其銷售價格有了新的下調空間,但實際情況批發端油價或不因降稅直接下跌,于是生產企業或有更大的利潤空間;與此同時,加油站的零售價格必定下調,利潤相對有所萎縮,導致中間貿易商利潤也受影響。也就是說,增值稅的下調對上游生產者和終端消費者是比較明顯的利好消息,而對流通環節卻未必有利。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