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以9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卡塔爾投資局和嘉能可共同持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14.2%股權,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對俄羅斯最大的一筆投資,也是中國石油行業有史以來第二大海外油氣收購,在中國民企的助推下,“一帶一路”中俄能源合作邁向了新高度。
中國華信是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集體制民營企業,主營能源和國際投行。近年來得益于“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中國華信在董事會葉簡明主席的帶領下順勢而為“走出去”,充分發揮戰略資源優勢、機制優勢和品牌優勢,在海外成功拓展了廣泛而密切的能源經貿合作,快速形成了有組織的能源全產業鏈和國際投行布局,推動國內國外市場聯動,取得顯著成效。
2017年,中國華信第四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名次提升至222位;在中國能源報發布的“2017中國能源集團500強”榜單中,中國華信位列第8,是前十強中唯一一家民企。
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助推中俄能源合作
縱觀世界,中國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俄羅斯是最大的原油生產國,中國為解決能源安全課題,急需尋找一條穩定安全的石油天然氣陸路運輸供應線,而俄羅斯正在為經濟突圍尋求新的資金來源,也迫切希望加強與中國市場之間的聯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華信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強強聯手,被外界評價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經貿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對兩國發展都將起到積極正面的推動作用。
俄油是全球最大的上市油企之一,此前公布的收購一經交割,中國華信將成為其第三大股東,獲得每年4200萬噸和總量為26.7億噸油氣儲量的石油權益,從而躋身世界一流石油公司之列。
今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中國華信再次與俄油簽署原油勘探、生產、加工,原油和石油產品貿易、銷售及金融服務等領域的一攬子合作和長期原油供貨協議。11月20日,俄油對外宣布,與中國華信達成為期5年的石油供應協議,將從明年1月1日起向中國華信供應原油,累積供應量達6080萬噸。
談及俄油項目的突破,中國華信顯得相當清醒與謙遜,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內部講話中強調,華信的成功七分有賴于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大勢;兩分是華信對“一帶一路”戰略的敏銳,主動走出去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的的初心,不惜代價踐行“一帶一路”的決心;一分是過去十幾年華信民間公共外交積累的全球人脈,華信在能源領域以光明正道積累的商譽以及華信人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奮斗。正如葉簡明所說:“中國華信的愿景非常簡單,就是獲取海外資源,服務國家戰略。”
依托終端拓展上游 不斷提升行業地位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國家能源戰略是中國華信拓展事業的初心和主線,也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中國華信在“走出去”過程注重產業鏈甚至價值鏈的整合,注重與“一帶一路”各國尋找利益契合點,積累了強大的人脈資源和口碑資源。在歷史機遇和戰略優勢下,中國華信發揮民企靈活高效的優勢,在低調潛行中躋身國際油氣“核心朋友圈”,在世界能源行業打響了中國民企品牌。
中國華信歐洲總部
依托歐洲終端,中國華信打通國內國際市場,實現中國市場與中亞上游和歐洲終端的資源串換聯動,在國際油氣行業內為中國贏得足夠的話語權,以此為基礎,在海外上游油氣資源開發領域取得了以往中國企業難以完成的突破性成果。
2016年12月,中國華信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KMG)正式簽約,控股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國際公司(KMGI)51%股權,一舉獲得其在歐洲多國先進的加油站和油庫管理系統、國際化經營管理團隊和歐洲最新技術水平的大型煉油廠及化工廠,并進而參股、控股歐洲多國石油公司,這是中國華信布局海外能源戰略的關鍵一步。
中國華信收購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國際公司(KMGI)51%的股權
今年2月20日,中國華信與阿布扎比政府和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正式簽署協議,獲得了阿布扎比最大的已開發油氣區塊4%的40年權益。按照目前產量計算,年度份額油將超過320萬噸,穩產高峰期將達到每年400萬噸以上。中國華信還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達成了每年1000萬噸的長期原油供應協議,每年可為中國市場穩定提供1320萬噸以上的優質原油;此外,中國華信還通過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戰略合作,每年獲得1000萬噸石油銷售權益,并進一步實現增量。
隨著中國華信在海外油氣上游資源版圖的不斷擴充,中國油氣企業在國際能源產業領域的話語權也是聲量漸大。目前,中國華信通過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共贏,每年能夠獲得的穩定石油權益超過8000萬噸。
前瞻布局創新進取 全力以赴“油氣新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這是新時代賦予傳統能源行業的新使命。在油氣上游領域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的同時,中國華信已然清醒地意識到,油氣行業即將面臨大變革、大挑戰,國際能源產業的大方向正朝智能電力轉移,必須登高望遠、居安思危,以勇于變革、勇于創新的拼搏精神,實現企業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發展。用葉簡明的話來說,“盛夏”與“寒冬”僅一步之遙,中國華信在戰略發展上要“走一步看三步”。
在入股俄油走穩站穩收好尾的基礎上,要避免今天的油氣資產變成明天的“包袱”,探索傳統能源的轉型勢在必行。在葉簡明的帶領下,中國華信及時制定全新戰略,充分發揮現有的戰略資源優勢,以天然氣發電、精細化工、智能電力和新能源技術構建未來能源產業鏈,順應國家綠色能源戰略的新方向和新需求,在加大上游天然氣資源的獲取力度的同時,建設先進精細化工生產加工基地,力爭占據新一輪前沿產業的制高點。
中國華信計劃三到五年內在傳統油氣能源方面形成新的競爭優勢,與俄油共同發展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并與俄羅斯基礎元素集團共同推動中國優勢產能、無污染工業與俄羅斯能源、技術的轉移結合以及在電力等基礎設施項目上形成對接。今年11月APEC會議期間,中國華信與俄油還簽署了油氣綜合煉化合作協議,聯手在中國建設世界級煉油、石油天然氣化工聯合產業基地,將海外先進技術對接國內市場。
與此同時,在智能電池領域,中國華信正積極布局獲取石墨烯、鈷、鎳等上游重要資源,投資終端新技術研發企業;在未來新能源領域,中國華信將對可燃冰、氫核聚變等新能源戰略進行全面、充分、深入的系統性研究,待時機成熟后借助企業金融優勢實施戰略投入……中國華信將繼續緊隨國家戰略,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以開放姿態拓展海內外合作,推動國際優勢產能技術的交流融合,實現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