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供汽車用品的基礎上,京東即將進軍汽車服務領域,并計劃通過重構汽車服務市場的貨物流和信息流,來實現修理廠的智能化,降低修理廠和車主之間的信任成本。

11月1日,京東發布汽車無界服務戰略。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居家生活事業部總裁辛利軍表示,京東將“打造10萬+修理廠成為擁有智能預測、補貨、協同供應鏈和最新智能門店科技的智慧修理廠”。
據統計,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輛,并仍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與之相隨的是汽車服務市場的繁榮和膨脹。但行業原有的信息壁壘和參與方雜亂零散的狀況卻制約了服務品質和服務效率。
京東方面介紹說,中國的2億多汽車車主會陷入到一種糾結——去4S店修車對價格不放心,怕被“宰”;去路邊維修店又對質量不放心,怕被“黑”。但與此同時,全國數十萬家汽車維修服務門店多數仍舊掙扎在行業微利之中,究其原因,貨流和信息流的壁壘成為行業沉疴。
業內人士解釋說,對于缺乏資金用于儲備配件的汽修店來說,面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上游的汽車配件供應商那里尋找適合的配件,即便找到,也存在訂貨難、送貨慢的問題,最終,配件的高成本和耗時長導致用戶體驗差,汽修店難以培育穩定的客戶群,不得不再花費更多的成本招攬新客戶。
在這種情況下,京東試圖通過消費者社交行為特征和購物數據統一,形成了高效、精準、安全的大數據庫,從而幫助汽修廠在地域范圍獲得對汽車保養維修有潛在需求的精準用戶,并直接觸達。
京東汽車后業務負責人慶巖介紹說,獲得上述預測指導后,汽修廠可以在京東汽車服務鏈條上游的B2B平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供貨商,最短的供應鏈進行產品采購,獲得最有價格優勢的原廠產品,其效率將實現極大的優化。
據介紹,在明確用戶需求的同時,針對修理廠的智能化方案還將以“病歷本”的模式對客戶和車輛的數據進行管理,實現車輛的維修、保養可追溯。
截至目前,京東汽車用品已在全國范圍內與超過30000家門店達成了合作。借助京東提供的大數據、供應鏈、物流、會員和營銷等模塊組合,汽車修理廠將升級為智能配貨、智能運營的新型智慧車房。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