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概念股中,有不少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如河鋼股份(5.310, 0.00, 0.00%)、首鋼股份(7.740, 0.02, 0.26%)等。前些年,幾乎所有的鋼鐵企業都被產能過剩壓得喘不過氣來,這其中包括湖南最大的國有企業華菱集團。
如今,不少鋼企仍在探索摸尋的路上,華菱集團卻終于走出了“卡脖子”境地。
鋼企改革轉型成效不一
受行業周期影響,這些年鋼鐵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于是,在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的指導下,各大鋼企積極化解過剩產能、著眼于推動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比如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成立;再比如江蘇省鋼鐵行業新一輪企業聯合重組正在醞釀中。在這個過程中,有寶鋼系重組金融資產失敗的嘗試,也有諸多鋼企跨界多元發展失利的情況。
在湖南,華菱集團旗下子公司華菱鋼鐵(4.710, 0.00, 0.00%)在2016年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目前已獲得了證監會的批文并正在辦理資產交割。
同時,據記者了解,華菱集團目前正與有關商業銀行就市場化債轉股進行商談并有所進展,如若債轉股成功,將進一步幫助華菱降低企業杠桿率,使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降至65%左右。
雄安新區為鋼企帶來機遇
用老百姓(41.500, 0.21, 0.51%)的話來說,鋼材生意不好做,所以鋼鐵企業日子難過。
如今,雄安新區設立,行業研究顯示,根據新區“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要求,未來幾年可增加鋼鐵需求預計在1000-2000萬噸。盡管目前沒有哪家鋼鐵企業,在產能或產品上出臺了跟新區建設相應的計劃,但包括華菱在內的鋼企,都在時刻準備。
記者了解到,自2013年起,華菱鋼鐵集團在銷研產一體化方面強力推進集成產品開發機制(IPD),從而使生產現場和市場這“兩場”之間實現無縫對接,IPD的重要特征是專業訂制、精準供給,用戶與鋼廠之間的“黏度”大大增強。
據悉,今年華菱集團構建了幾十個IPD項目組,還將聚焦高等級船舶、海工、橋梁、管線、工程機械等細分市場,打造定制化與個性化服務品牌。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