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水泥股成了A股市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先是四川雙馬短短三個月時間內暴漲200%,其次上峰水泥一個月內暴漲66%,最近同力水泥大有接力的意味,自上個月啟動以來,漲幅接近113%,成功翻倍,水泥行業妖股頻出,不斷吸引著投資者的眼光,雖然部分水泥股是莊股炒作的邏輯,但為什么市場會選擇這些沒啥新興概念的傳統股票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供給側改革成效顯現,水泥行業業績改善。從2015年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改革,經中央經濟會議定調后,正式拉開大幕。水泥行業作為傳統行業里的產能過剩行業,在政府和行業協會推動下,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水泥錯峰生產成效顯著,水泥價格也逐步回升,全國月度P.O42.5散裝水泥價格從2016年年初的244元/噸漲至337元/噸,水泥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得到提升,隨之而來的是業績的改善。筆者統計了目前A股市場上已經公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的水泥企業,發現大部分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增長幅度均較大。
2.行業內兼并重組事件頻出,股權轉讓惹人注目。A股市場一向以炒作著稱,其中兼并重組和股權轉讓因為充滿了想象力而備受投資者青睞。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水泥行業為了提高自身的效率,避免行業內惡性競爭和價格戰,兼并、重組事件不斷發生:拉法基高溢價轉讓雙馬股權、兩材合并、金隅冀東重組、山水水泥股權變更等。這些事件的發生對企業未來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推進了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對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益具有積極的影響。
3.房地產行業先揚后抑,小市值水泥企業備受追捧。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的去庫存力度加大,市場回暖,眾多一、二線城市房價不斷上漲,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達到6.9%,而上年同期僅為1%。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8.1%,基建投資增速達到17.4%,水泥市場需求回暖,企業信心增強,保證了整個水泥企業的效益回升,小市值水泥企業由于其資本運作空間大,受到了市場的一致追捧,進而誕生了眾多的妖股。
展望2017年,水泥市場既面臨機遇也面臨著挑戰。需求端來看,首先2017年是十三五的關鍵之年,同時供給側改革也將繼續穩步推進,雖然全年經濟并未明顯回暖,但中國仍然堅持穩中求進的指導方針,GDP的穩定增長離不開基建投資的貢獻,而基建的增長對水泥行業發展意義重大。其次,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2016年上半年瘋牛式的增長后,回歸平靜,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穩定房價,同時抑制房地產市場過快發展,這些因素對水泥市場而言將是一個負面的影響。總體而言,需求端有利有弊,最終影響可能會相互抵消或者影響很小。但供給端方面,隨著行業進一步的整合、重組、錯峰生產、淘汰32.5水泥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整個行業產能過剩將進一步得到化解,對企業效益而言仍然是持續的正向影響。所以筆者認為,2017年對水泥行業而言,依然是一個較為樂觀的年份,水泥行業仍然會不缺乏亮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