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的潤滑油市場日趨飽和,一些供應商(包括油品制造商的經銷商和分銷商)力求通過新的途徑來搶占市場份額。
而與中國的熱門叫車服務提供商合作,無疑是明智的戰略。
BP 旗下的嘉實多在 6 月與優步中國建立合作關系,為中國指定城市的優步司機提供產品,其中包括兩款合成潤滑油:嘉實多極護和嘉實多磁護。據新聞發布會稱,嘉實多將在線出行網絡視為一大良機,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有著巨大的出租車服務需求,而汽車保養服務卻大大落后。中國的叫車服務上周正式合法化。
BP Lubricants 中國副總裁 Carlos Barrasa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相信嘉實多與優步之間的合作是 “雙贏” 的。
4 月,中國石化的潤滑油分部長城潤滑油公司與優步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滴滴出行建立合作關系,在專為一項滴滴司機活動開設的網購平臺上向滴滴司機推廣金吉星品牌潤滑油。
據長城潤滑油公司稱,在這項舉措的幫助下,本次為期三天的活動中,僅第一天就售出了 “數百件金吉星潤滑油產品”。該潤滑油商家還補充說,他們會繼續探尋與熱門在線服務提供商合作的機會,以此吸引消費者。
殼牌也宣布了一項合作關系,但對象并不是出租車服務提供商。該公司最近簽下了上海的 i-maintenance(一家線上到線下汽車保養服務提供商,由中國頂尖的科技公司騰訊提供支持),為其提供專供中國 100 多萬 i-maintenance 客戶使用的兩款機油:0W-40 全合成機油和 5W-40 半合成機油。
潤滑油商家利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更有力地控制通向最終消費者的銷售渠道,這使得地區分銷商不知所措,繼而陷入恐慌。
“我認為經銷商需要考慮提供一些獨特的增值服務,這樣才能加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一位業內人士說。他承認,潤滑油制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緊張關系在網絡時代進一步加劇了,因為雙方都在爭奪對銷售渠道的控制權。
據他建議,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就是分銷商銷售其他汽車保養產品,比如機油濾清器。他補充說:“潤滑油是汽車保養產品,所以經銷商很容易以汽車保養解決方案提供商而不是潤滑油銷售商的身份建立起聲譽。”
他還建議經銷商深入挖掘小規模市場。
攝影:Flickr / iphonedigital
“大城市里占市場主導地位的都是大品牌,這種情況很難改變了,”他表示,“那么為什么不找些知名度較低的品牌打入小城鎮甚至鄉村市場,成為當地市場上最大的品牌呢?”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在打造自有品牌,以此減少對制造商的依賴。這些經銷商通常在行業內擁有良好的關系網絡,因此很容易找到制造商。
但是這種趨勢也讓人擔憂,分銷商可能并不擅長制造和品控。“經銷商應專注于自己擅長的方面,也就是銷售和服務。”他說。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