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和3月22日,本網分別以《制假窩點藏身民房倉庫 各種品牌包裝桶現場制作》、《制假窩點人去屋空 潤滑油市場亂象依舊》為題,深入報道了河南省鄭州市南四環潤滑油市場亂象,從各類潤滑油包裝的生產、貼牌到成品的勾兌、灌裝以及銷往全國各地,儼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潤滑油制假售假的灰色產業鏈。
兩篇報道發出后,鄭州市管城區工商部門曾表示,針對市場的亂象,他們曾采取了專項行動予以治理,也查扣了本網第二篇報道中提及的轉移到新窩點的部分涉嫌假冒包裝桶。
制假窩點涉嫌假冒包裝桶
4月16日和4月19日,本網多次來到第一篇報道中提及的藏身于十八里河鎮小李莊農貿市場附近民房大院內的制假窩點,發現該窩點“死灰復燃”,運輸假冒機油桶的貨車又開始了繁忙地運輸,來往于市場和假冒窩點之間。
據了解,該制假窩點已盤踞潤滑油市場周邊數年之久,長期向潤滑油市場供應假機油包裝桶。
而且,在3月18日查處該窩點當天,相關部門先后到達該窩點,曾現場發現假冒機油包裝桶上千個,假冒商標包含長城、昆侖、殼牌、中石油、中石化等十余種國內市場知名品牌。涉及潤滑油、齒輪油、抗磨液壓油等十余種油品類型,單從假冒包裝的數量估算,涉案金額應在二十萬左右。
由于當時相關部門未能現場查扣涉嫌假冒的包裝桶,該窩點連夜將假冒包裝桶轉移至更遠一點的三和物流園最里邊一排倉庫內,隨后在本網第二篇報道發出后,管城區工商部門也曾前往該新窩點查處,但只查扣了一百多個假冒長城潤滑油包裝桶。
然而,本網在后續中調查發現,該制假窩點將假冒包裝桶轉移后,只是短暫的停業幾天便又開始了制假售假,而這段時間,管城區工商部門正在開展潤滑油市場專項整治行動。
實際上,本網在數周的調查中發現,這樣的制假售假在該市南四環的潤滑油市場已存在多年,可以說早已落地生根、遍地開花,作為監管部門是沒有發現,還是如該市場商戶所說的“監而不管”?制假售假背后又有怎樣的利益驅使?
在相關部門采取專項行動期間,該制假窩點竟然還敢明目張膽地在老地方“重起爐灶”,且生意興隆,實在是太過膽大妄為。制假者如此肆無忌憚,可以說是對當地監管部門工作能力的一種挑釁和蔑視。當地監管部門到底能否有效凈化當地潤滑油市場環境,切實打擊和杜絕此類制假現象的反復出現?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有關鄭州市潤滑油市場制假售假屢禁不止的現象,本網會繼續關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