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改革開放以來的水泥行業,似乎從未面臨過如今的艱難與抉擇。“生存還是毀滅”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曾經有業內人士預言,水泥需求仍將保持十年左右的增長,考慮需求拐點為時過早,但如今,事實已經證明,拐點可能就在眼前。
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10.77億噸,同比下跌5.3%,即便下半年一直是水泥行業需求旺季,但從目前經濟形勢來看,要實現水泥產量增長依舊有較大的困難。
事實上,上半年發改委雖然批復了大量工程項目以穩定7%的GDP增長率,但嚴峻的現實在于,眾多工程項目出于各方面的問題并未全面動工,對水泥需求的拉動作用始終有限。
7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國務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實重點督查情況匯報時,要求進一步抓好重大項目落實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已經很有力的說明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占據水泥需求重要份額的房地產市場情況也不容樂觀,從近日滬深兩市76家上市房企公布的2015年中報來看,27家企業虧損,近五成企業利潤下滑。由于社會需求及購買力增速低于房地產市場發展速度,房地產行業下行趨勢已明,即便有中央強有力的調控政策,也難以再現以往的繁榮景象,其對水泥需求的拉動作用正在減弱。
在經濟新常態長期延續的背景下,水泥需求將在近年逐步下降,而基于當前30多億噸的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為實現行業轉型升級,適應經濟發展趨勢,水泥行業將迎來一場徹底的洗牌。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