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車銷售逐步放緩,車企都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以實現不斷增長的銷量計劃。在汽車消費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延伸的過程中,區域市場的增速差異體現得更為明顯,而車企也因地制宜地作出了更多具有針對性的改變。
近日,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以中西部區域為代表的市場正在呈現出20%左右的增長態勢,這與東部地區的增速放緩、市場份額萎縮形成鮮明對比的。
在這種趨勢下,中西部市場消費人群對于產品需求、消費結構以及對汽車品牌的熟知程度,成為各個企業關注的焦點問題。
中西部市場份額超華東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的新車銷售,華東地區市場份額為26.53%,與去年全年的27.18%相比繼續萎縮。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西部市場卻呈現出明顯上升的趨勢。其中,西部市場的份額從去年全年的24.89%上升至28.3%,中部市場的份額從2013年的22.96%上升至26.81%。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中西部市場的快速發展主要是消費升級的結果。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GDP增速明顯快于東部地區,其中重慶、貴州、西藏、青海、新疆五省區的增速超過了10%,四川、甘肅、云南等其他多數西部省區的GDP增速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部分車企已率先享受到這一市場紅利。豪華品牌中,奔馳、寶馬、奧迪的中西部市場都保持著較高增速。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西區副總裁展飛此前介紹,今年上半年,寶馬西區達成了年初設定的銷售目標,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一季度增長速度更是比全國平均增速高出10個百分點。
北京奔馳銷售公司西區總經理劉云良向記者表示:“2014年1~7月,奔馳西區銷量同比增長高達42.5%,高于奔馳在華乘用車的平均增幅。”此外,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品牌今年在西部地區的市場表現也大大優于其他地區。
合資企業中,據神龍公司西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去年在西部地區的同比銷售增幅約為40%;上海大眾西區銷售在全國大區中的銷售排名已闖入前三。
而以江淮汽車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其西南地區目前的銷量在其總銷量中占比達到10%,并呈繼續上升之勢。
針對性布局中西部市場
“車市增速在不斷放緩,企業的銷量目標卻仍然保持增長,在市場增速達不到企業目標增速的時候,挖掘新的增長點就顯得格外重要。”崔東樹向記者表示,在新的汽車市場發展背景下,企業更應該看準新的增長機會,及時下手。
面對崛起的中西部市場的誘惑,汽車廠商紛紛加速產業遷移,以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近幾年來,包括一汽-大眾、上海通用汽車都相繼在中西部城市建廠;位于成都的神龍公司第四工廠不久前剛剛奠基,又有消息稱,北京現代的第四工廠也將落戶重慶。此外,豪華品牌中,今年6月,寶馬集團授權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N20發動機的項目正式在綿陽投產,未來這一系列發動機將先期應用于寶馬X1、X3和X5系上;沃爾沃成都工廠于今年8月正式啟動。
在企業更有針對性地挖掘市場增長點的同時,企業的營銷架構也開始變革。自去年開始,吉利將原本的北、中、南三大銷售區重新劃分成五個,特別突出西南區,使其成為獨立的銷售總部。
與此類似,豪華品牌英菲尼迪今年4月也剛剛將其西區辦公室設于成都,其對西部市場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此外,包括東風日產、南北大眾、上海通用等企業早已啟動大區制管理,以更快捕捉當地市場需求,提高決策效率。
同時,車企在車型投放上也更有針對性。比如針對西北、西南等區域市場,由于山地較多,消費者對中型SUV產品青睞有加,包括東風日產、神龍公司等在分別布局西北、西南市場生產基地時,都將其首款投產車型定為中型SUV產品。而針對華東、華南等市場,由于消費者對于個性化、時尚外觀的追求更高,轎車和小型SUV更受關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