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油田部分注聚井和高含水井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潤滑介質的缺少容易會出現井口密封裝置漏油現象。同時職工在管理過程中采取頻繁擰緊盤根、更換盤根的生產方式不僅使抽油機盤根消耗量增大,還使抽油機耗電量增大,導致生產成本升高。
針對這種狀況,勝利油田孤島采油廠孤三區注采管理302站高級技師陳洪維受注水站大型電動機軸承潤滑方式的啟發,從解決盤根盒潤滑入手,經過多次的試驗和研究,終于研制成功了一種“井口自動潤滑裝置”。該裝置分為內外兩層,內層使光桿通過,并安裝有三個錯角為120度盤根。使用時放松井口密封器的一級盤根使此盤根處于臨界狀態,不消耗能源。容器外層盛裝潤滑液,并在空心螺柱上均勻分布4個直徑2mm的滲孔,根據需要旋轉螺母來控制滲油孔的開合量來使光桿表面鍍有一層潤滑保護膜,從而達到潤滑光桿,降低摩擦量,延長光桿使用壽命的目的。
在解決井口盤根漏油的這個問題上,他并沒有采取以前使用截堵的方案,而是采取了疏導的方法,達到減少摩擦和節能的目標,然后在原先井口上安裝一個可以往外溢油密封空腔,并連接一條軟管至外部容器。避免原油落地造成污染。
目前,在GDD6-28井做試驗后,平均更換盤根次數由以前的一周一次變為兩個月一次,耗電量由以前的240千瓦時降到現在的225千瓦時,每天節電15千瓦時。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