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電報道,中國北汽集團正籌劃在美國或歐洲收購中高端汽車品牌,以加強其全球業績表現,目前已經有候選的收購對象。
欲購歐美高端品牌
4月3日,北汽集團發布聲明稱,準備從歐洲或者美國收購一個“中至高端品牌”。北汽國際總裁兼黨委書記董海洋表示,去年北汽曾表態準備在歐洲收購車企,而現在已經將搜尋范圍擴大到美國。
去年6月下旬,北汽正式啟動“北汽國際”并發布國際化戰略,規劃內容之一是通過投資銀行三家歐洲中等規模的車企接洽,欲按照上汽收購羅孚的模式,最終希望至少收購一家車企,達到資源整合與擴張的目的。
董海洋宣稱,由于北汽自主品牌在海外知名度較低,因而北汽在全球市場破局需要較多時間,而收購海外品牌則是一條捷徑;并且現在已經取得一定進展,“我們已經有了多家候選。”去年,董指出北汽希望收購中等規模的歐洲品牌,目前歐洲經濟低迷,因此北汽能夠使用這些車企的生產設施,打造基地實現在歐洲擴張。
路透社等外媒報道稱,隨著中國本土市場日趨“紅海化”,中國車企正相繼出臺全球擴張規劃,而部分歐洲和美國競爭對象則因經濟狀況不佳,為中國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收購契機。
上周,東風汽車同標致雪鐵龍正式簽訂協議,前者幫助后者開展30億歐元增資計劃,持股14%,成為并列三大股東之一。吉利控股集團在2010年收購沃爾沃汽車之后,今年3月份又接手英國電動商用車制造商Emerald Automotive。此外,一些小眾汽車品牌例如阿斯卡里(Ascari)也有被中國企業收購的傳聞。
外媒認為,北汽正同時在中國本土和海外執行擴張計劃,以更好地同上汽、一汽以及東風等對手展開競爭。該公司2009年從通用汽車手中購得部分薩博品牌的技術,之后開發出紳寶車型。今年2月北汽還購得美國新能源公司Atieva總計25.02%的股份,預計在第3年推出與奧迪A6L同等級的電動汽車。國內方面,去年北汽收購了昌河與鎮江汽車兩家小型車企。
此外,北汽上周與合作伙伴戴姆勒簽署協議,將總計向北京奔馳合資公司投資40億歐元,其中10億歐元集中在生產領域,在2015年之前將北奔年產能從10萬輛倍增至20萬輛。
北汽規劃全球化
北汽國際負責整個集團層面的海外業務,和北汽股份平級,為北汽集團直屬公司。根據北汽國際的規劃,集團分為四個階段在全球擴張。
1、2013年的探索與整合階段;2、2013年至2015年的重點項目實施階段,北汽將建設巴西俄羅斯等五大戰略市場,在秘魯和智利等十個整車市場實現突破;2015年至2017年的拓展與增長階段,實現業務多元化復合增長;2020年的全球化運營階段,實現人才、市場、研發、生產、采購本地化。
未來北汽國際的海外業務將涵蓋三大品牌:商務車品牌BAW、轎車品牌紳寶和微車品牌威旺。北汽國際還與巴西經銷商、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簽署全面業務合作協議,為海外業務進行金融層面的鋪墊。
北汽國際將業務細分為戰略業務及利潤業務兩大板塊。戰略業務主要包括全產業鏈本地化運營的戰略市場開發、海外戰略收購、境外投資業務三個方面。
戰略市場開發涉及“BRIMS+IT”計劃,BRIMS指代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伊朗(Iran)、墨西哥(Mexico)和南非(South Africa),IT代表印度尼西亞(Indonesia)和土耳其(Turkey)。北汽已經在其中的俄羅斯和南非設有工廠,巴西工廠項目今年啟動。
利潤業務則可進一步細分為六個類別:整車出口、改裝車業務、特種車輛進口、技改設備進口、外援項目和零部件出口。
在銷售和服務的市場重點領域,有待實現突破的TOP10整車市場為:阿爾及利亞、埃及、秘魯、哥倫比亞、伊拉克、緬甸、智利、菲律賓和越南。
從量化指標看,北汽國際計劃2015年出口額77,000輛,收入人民幣65億元,利潤8,000萬元;2017年出口200,000輛,收入200億元,利潤7.5億元;2020年出口400,000輛,收入500億元,利潤25億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