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多數造紙企業的特種紙原料大部分依賴進口。2010年,智利強震影響了全球8%的商品漿供應和我國14%的木漿進口,加上造紙強國芬蘭的罷工,引發了國際特種紙價格大幅上漲,多個品種造紙的價格都已超過近10年來價格的高點。特種紙價格上漲讓造紙企業不得不縮減產量,收緊庫存。
據《2013-2017年中國造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2011年,我國共有造紙企業2620家,從業人員達708522人,同比增長5.65%;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6989.89億元和4129.4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6714.1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1.54%;實現工業總產值6809.10億元。造紙行業的經營效益較好,實現產品銷售利潤699.62億元,同比增長17.95%;實現利潤總額362.13億元,同比增長6.20%。預計到2015年,造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
預計這種緊縮局面短期內不會扭轉。中長期看,造紙價格走勢上漲概率還是較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造紙行業市場調研小組預測,2011-2015年,國內有意向投產的造紙產能達到4600萬噸,預計新增1130萬噸闊葉漿需求,380萬噸針葉漿需求。而2010-2015年間,闊葉漿新增產能達到1400萬噸,針葉漿為150萬噸,但是在2011-2012年期間,新增的木漿線不多,大部分在2013年后投產。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