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 )表示其Etro品牌的Ⅲ類基礎油已經全部售出,并且不能顯著的擴大產能,因此,馬石油正在向生物-石化基的酯類、PAO類,PIB類,甚至到GTL等方面。
在馬六甲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煉廠具有30萬噸/年的Ⅲ類基礎油產能,首席執行官Joe Rousmaniere說Lube Report將對在今年7月舉行的關于ICIS亞洲基礎油會議的副業方面做獨家專訪。
Rousmaniere 說“我們III類基礎油已經賣完了,我們有一個世界范圍內的分銷和終端市場營銷組織。我們不能再建一個煉油廠,但我們希望我們的合作能再進一步,可以在Ⅲ類基礎油以外的其他領域進行合作。”
Rousmaniere繼續說, 馬石油的努力被稱為“超越 Etro”,包括生物基基礎儲備的看法,酯類和聚α_烯烴類。石化基的合成品和PIB是另一個考慮中的方案就像是液化石油氣和和煤氣。
“ 所有的將超越III類基礎油”,Rousmaniere說,承認某些研究中的項目與其他相比是更可能的,“一些是真實存在的,其它的只是假設。”
馬石油推出Ⅲ類基礎油,這是一個商家的營銷,但今天,隨著2008年馬石油公司對意大利FL Selenia調配廠的收購,后來命名為馬石油潤滑油國際公司,擁有了非常重要的內部客戶。 此外, Rousmaniere說,馬石油國際潤滑油已經加入了基礎油團隊;并且通過馬石油碼頭轉售Ⅲ類基礎油到意大利、巴西和中國。
今年,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希望船運60,000噸基礎油到馬石油荷蘭市場,在那里產品可以在馬石油的Antwerp 碼頭通過卡車進行轉售。
Rousmaniere說:“馬石油潤滑油國際占用了我們的大部分產品,他們在巴西有非常穩固的地位,在那,他們給Fiat供應潤滑油。” 馬石油潤滑油國際在巴西的桑托斯有自己的碼頭,這里的油品直接由Melaka供應。
“中國正在蓬勃發展,并且Ⅲ類基礎油市場需求的增長是爆炸性的,我們可以在中國賣出煉廠現有產量的兩倍。”但是,他指出,“只依賴一個市場,那將是自取滅亡。”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已經度過了經濟衰退時期,Rousmaniere說。“歐洲遭受了困擾,而巴西和亞洲幾乎不受影響。中國拉我們渡過難關。”
縱觀Ⅲ類基礎油制造商,Rousmaniere沉思著說:“還有一些新的大型基礎油制造商:SK, Shell和Neste 。”SK有三個工廠而且還有兩個在談,Shell 的Pearl液化石油氣廠將很快投入到基礎油生產線中,Neste兩個新的煉廠正在建。
Rousmaniere總結說 “'超越Etro '是我們的答案。 我們在基礎油業務方面已有一個良好的業務經驗并且將會繼續擴展,不僅僅是只對具有宏偉野心的馬石油潤滑油國際進行供應,并且也要供應供應商的市場。”
---如需轉載本網站上述信息內容,請務必注明:中國潤滑油網--- |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