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酮苯輕套裝置每天加工量750噸,重套裝置每天加工量400噸;糠醛輕套、重套裝置每天加工量也分別達到950噸、900噸,基本上保持最大的生產負荷,力爭把上半年的欠量補回來。”擁有8套潤滑油生產裝置的荊門石化聯合四車間主任何武章說。
“過山車”行情是今年荊門石化潤滑油產銷真實寫照。7月份以前,由于銷售不暢荊門石化潤滑油系統被迫停工;隨著潤滑油銷售體制的理順和潤滑油市場行情好轉,該公司潤滑油系統滿負荷運行。
在潤滑油市場低迷時,荊門石化把低負荷當作優化調整結構的好時機,貼近市場變化,優化調整生產方案,多產高附加值產品,實現增產增效。他們在小產品開發上做足特色,利用糠醛裝置抽出油生產瀝青改質劑直接出廠銷售;用酮苯裝置蠟下油加工凡士林產品,不僅省下蠟下油去催化裝置流程長、能耗高的生產成本,還“變廢為寶”創造可觀效益。
酒香不怕巷子深。7月份,荊門石化接到1600噸HVI120BS潤滑油基礎油的生產訂單,雖然量不大,卻有“破冰之旅”的意義。他們以此為契機精心組織潤滑油系統“一條龍”生產,100多名職工鉚足了勁,一氣呵成,在質量、指標等方面創出歷次加工生產HVI120BS光亮油之最,得到石科院專家組和潤滑油銷售公司的好評。
在潤滑油銷售量一度停止的嚴峻市場形勢下,荊門石化領導專程拜訪銷售公司,商洽潤滑油基礎油出廠問題。公司計劃、銷售部門主動出擊,一方面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聯系,一方面積極與專業銷售公司、大區公司的溝通銜接,認真落實配置計劃,友好協商,共渡難關。他們還啟動潤滑油基礎油的自銷程序,把潤滑油產品全部賣出去,確保生產后路暢通。
如今,在潤滑油HVI—Ⅰa、Ⅰb類基礎油需求增加以及優質原料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荊門石化加大了新產品開發、技術攻關力度,提高基礎油質量,確保達到裂解級產品質量。目前,公司正著手開展使用減三線原料生產Ⅲ類油試驗工作,以及使用管輸原油生產Ⅰb/Ⅰc類油的可行性研究,并加快BS油的生產步伐。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