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以來,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緊緊圍繞氣田高效開發、陸相致密砂巖儲層改造、海相超深碳酸鹽巖油氣勘探技術等方面展開技術攻關,推動普光氣田勘探開發一體,陸相-海相同步配套的科技體系已逐漸形成。
截至2012年底,普光主體已穩產3年,累計產出天然氣215億立方米。由于普光主體區塊構造低部位氣井陸續出現水浸征兆,2013年,普光分公司重點采取“邊部低產控水,高點高速采氣”的開發策略,加深普光主體氣藏特征研究,探索氣藏邊底水推進規律,調整造低部位氣井控水措施,延長氣田穩產期,提高氣藏采收率。
2012年,大灣區塊整體投運成功,保持年產30億立方米的良好勢頭。今年,普光分公司繼續探索大灣區塊氣井生產規律,調整氣井合理生產制度,確保氣藏高效平穩生產。氣藏開發動態監測是認識氣藏的有效途徑,普光分公司將進一步改進高含硫氣井生產工藝,繼續深層認識地層產出情況,研究氣藏開發現狀。
目前,普光陸相滾動勘探已開展了1口滾動評價井的鉆探及試氣工作,獲得了1~3萬立方米/天的工業氣流,證實了普光地區陸相勘探的廣闊前景。據了解,僅普光主體陸相須家河組發育多套氣層,預計含氣面積150平方公里,天然氣儲量背景超過500億立方米。由于普光氣田陸相儲層屬于超低孔滲致密砂巖儲層,基本無自然產出能力,為此,普光分公司部署兩口陸相氣藏滾動評價井,并在致密砂巖儲層改造工藝、射孔參數優化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加深儲層預測及含氣性預測,優化部署井位及井身軌跡設計,逐步形成陸相勘探開發一體化技術體系。
在深層海相勘探方面,普光分公司采用三維地震精細構造解釋、沉積相及沉積特征研究等方法開展儲層預測及含氣性預測,探測到普光主體以下存在一個構造特征和地震數據結構與之異常相似的區域。2013年,普光分公司將部署1口深層探井,證實其氣藏地層特征、流體性質和氣井產能,爭取深層海相勘探取得新突破。同時,普光分公司將在鉆探工藝、射孔及儲層改造工藝等方面開展科技攻關,進一步推進超深高酸碳酸鹽巖氣田的開發配套工藝。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