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調價的風聲從上周開始沸沸揚揚開來,由于國際原油價格堅守在80美元/桶上方,加上一度突破83美元的高位,多方人士預計調價窗口即將臨近,按照調價守則“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本月底下月初上調趨勢值得期待。雖然上周五收盤原油期價掉頭小幅下挫,但市場看好心態依然存在,并且也從心理上支撐了基礎油市場進一步堅挺。
當前國內大多數基礎油廠家及代理商價格受到季節性需求提振,報價持續攀升。主營方面,包括中石化的淄博齊勝和南陽石化、中油的南充煉廠等價格都有走高,其余兩大旗下煉廠雖然出廠價看似守穩,實際貿易商售價已經較前期大幅上漲。且由于國內整體基礎油“油荒”狀態長期存在,看漲心理本就不改。進口方面受到海外成本價格上揚帶動,國內貿易商價同步上漲。本月華東地區進口二、三類油漲幅累計達200-300元/噸,華北、西北、東北地區進口一類油漲幅累計達300-600元/噸。不過業內認為,基礎油市場波動雖然與成品油調價相關聯,但多是受到調價前強烈的看漲氛圍烘托,一旦調價塵埃落定,則需求因多被提前透支,市場購買力回落,價格高位難支,后期走勢必將趨緩。這一點在成品油市場表現得最為直接。相對而言,基礎油由于資源“饑荒”現象存在,不同于成品油多數時期供應充裕的局面,因此即使靴子落地,行情也難受到很大觸動。無論汽柴油后市調價與否,或者調價后消費轉淡與否,基礎油市場將依然受到供需矛盾的巨大作用,以及潤滑油生產旺季來臨的影響,漲勢難有明顯消退。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