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由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紡織行業管理創新成果大獎”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安徽華茂、蘇州龍杰、鳳凰公司、孚日集團、江蘇東渡、上海申達6家企業,憑借其在管理上的鮮明特色和創新精神,成為行業管理創新典范。
此次評選主題聚焦于“加強企業精細化管理”和“企業戰略管理”。從六家企業的管理經驗來看,他們無論在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續等諸多方面,都將精細化管理付諸實踐,并創建、實施各具自我特色的戰略管理之道,其中各自的光芒點尤為引人注目。
安徽華茂集團棉紡技術達到“三無一精”水平。無結紗比重達100%(國家棉紡織“十二五”末全國平均水平為85%,下同),無梭化率100%(全國平均85%),無卷化率50%(全國平均65%),精梳紗比重占75%以上(全國平均31%)。
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創新創造大不同”特有經營理念,確立了“以高技術劍走偏鋒、以差別化獨辟蹊徑”的戰略定位,提出了“差別化滌綸工業絲、低碳綠色纖維和超極細纖維” 項目的三大建設目標,形成了一套具有蘇州龍杰特色的精細化管理機制。
青島鳳凰印染有限公司,創新思辨,再造生產流程,破除舊結構束縛、化解舊流程矛盾,釋放生產力。
東渡紡織集團在實施“走出去”戰略方面,為紡織企業樹立了一個標桿。
孚日集團面向市場的“精準、精益、精細”管理實踐,抓住精細化管理要領,精準戰略定位,優化市場結構;精細流程管理,優化產品結構;精益敏捷制造,優化貿易方式。
上海申達股份(600626,股吧)有限公司,從創立之初的一個以紡紗織造為主的傳統紡織企業,成功轉型為一個以進出口貿易為龍頭、產業用紡織品為支柱的現代紡織企業,其產業轉型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借鑒。
實際上,在典范企業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其經驗已經在業界形成一定的影響力。此次行業管理創新成果的評選,更是通過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西安工程大學三家院校的專家,以及中紡企協領導的多次調查、梳理、總結、審核,形成了更為凝練、更具針對性的先進管理經驗總結。而這也正是活動主辦方連續第二屆組織此次活動的初衷通過這項工作來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進一步總結和推廣企業管理創新經驗,引導企業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推動中國式企業管理科學體系建設。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表示,在紡織行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升級中,企業管理創新工作需要不斷推進,要將優秀的企業管理創新案例進行提煉挖掘、宣傳推廣,要采用更為有力的手段、更具針對性的對先進經驗進行推廣。
樹立標桿,推而廣之,固然是好事。但企業的“吸收率”還是個問題。工信部消費品司王偉副司長在肯定活動積極作用的同時,表示在企業管理創新經驗總結、推廣方面還急需解決一些問題,譬如,如何凝練管理文化理念,如何總結普遍管理難題,如何歸納中小企業管理經驗等。
管理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精細化管理不單是方法,更是理念。行業管理理念的提升任重道遠。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