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大慶石化年120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開工和年600萬噸煉油廠一套常減壓裝置安全節能改造項目相繼中交,以“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為主體的“一本兩翼”格局基本形成,成為東北地區資源條件最好、社會環境最優和業務門類最多的大型國有煉化企業。大慶石化在內涵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
找準質量發展著力點,在優化結構上做文章
大慶石化已經走過50年的發展歷程,公司發展質量已超越企業本身范疇,不僅承載著讓大慶石化人生活得更幸福的使命,而且肩負著讓大慶最具優勢、最富潛力和最具拉動效應的接續產業——石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一個具有區位優勢和技術實力、同時又被產品結構單一和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制約的企業,發展的著力點應放在哪里?
大慶石化把集團公司“保增長,提效益”的要求落實到生產經營各環節,把提高效益的目光鎖定在“優化”上,挑戰產品結構不合理、企業負擔重等“頑疾”,果敢出招,堅持“高效、持續、穩健”的發展思路,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優化原料結構,實現生產增效。獲取豐富資源,確保裝置滿負荷生產,是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前提。為保證裝置“吃飽喝足”,大慶石化進一步增加管輸輕烴進廠,今年4月新建胺洗裝置一次開車成功;提高深冷輕烴的接收和處理能力,為穩定裝置運行和優化原料結構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增效1000多萬元。據統計,今年年初以來,這個公司累計加工原油271.33萬噸,生產乙烯29.06萬噸,合成氨25.52萬噸,丁二烯和MTBE產品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優化生產方案,實現管理增效。大慶石化緊盯市場,建立生產優化“日通報、周測算、月分析”制度,根據市場信息對裝置進行聯合效益測算,對生產過程和產品結構進行全局優化,選擇最佳加工路線。今年2月份,在低凝柴油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大慶石化積極組織生產,滿足航煤市場需求。上半年,這個公司出廠低凝柴油12.7萬噸,同比增加1.3萬噸,實現增效600多萬元。
大慶石化還通過調整一套常減壓、加氫精制和加氫裂化石腦油干點指標,階段性控制化工輕油產量,增產成品油,實現增效1000多萬元。
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科技創效。經過50年發展,大慶石化的裝置設備老化嚴重,技術瓶頸增多,節能節水的空間縮小。這個公司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下大力氣解決制約生產運行的實際問題,滿足生產所需和發展所求。2012年大慶石化在煉油系統大檢修情況下,97號汽油產量完成20.5萬噸,增效500多萬元,生產航煤12.7萬噸,增效600多萬元。公司在投入少、回報高和前景好的高附加值產品研發上下工夫,拓展市場空間,形成真正的競爭力。這個公司自主開發生產的茂金屬產品,填補國內催化劑產品的空白。高腈SAN樹脂、食品專用樹脂等新產品開發也先后取得新進展,年可創效5000多萬元。
找準質量發展關鍵點,抓好天字號工程
8月3日早晨,大慶石化化工一廠動力車間工藝技術員李明華提前半個小時到達裝置現場。每天認真巡檢裝置一遍,已成為習慣,目的是更準確地掌握裝置前一夜的運行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崗位巡檢不是一線員工的事嗎?技術管理人員也要操這個心?其實,李明華的做法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按照廠里標準化巡檢制度要求進行的二級巡檢。
煉化生產屬于高風險流程工業,安全是發展的關鍵。設備上的一個小缺陷,操作中的一個小失誤都可能釀成大禍。“安全工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出現事故,質量和效益都將毀于一旦。”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高度,大慶石化積極探索生產管理模式的創新。
經過5年的不斷完善,大慶石化形成了以“三級巡回檢查、兩級變更實施、一級要素控制”為核心的生產運行標準化管理體系。讓一切都“循規蹈矩”,提升生產管理和一線操作水平。今年年初以來,大慶石化裂解、二高壓及酮苯糠醛等7套生產裝置,相繼刷新了長周期運行紀錄。
凝固浴泵是腈綸廠的重點設備,一旦機泵“發脾氣”,整條生產線就會停產。設備人員、鉗工和操作工每天定時巡檢3臺機泵,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安全工作非兒戲,提醒大家多注意:生產廠區禁手機,勿使工具相敲擊;突發事件不要急,防范預案要牢記!”類似這樣的安全短信頻頻出現在大慶石化公司員工手機上,也讓大慶石化煉化裝置運行實現“安、穩、長、滿、優”目標。
找準質量發展支撐點,強化“三基”打牢根基
在大慶石化煉油廠,要成為儀表車間DCS班的一員不容易。班組每年都舉行一次拔尖人才考試,經過綜合測評,決定班組人員的去與留?,F在的19名班組員工都是經車間“海選”上來的。班長潘大龍說:“我們班擔負著維護煉油裝置‘神經中樞’的重任,必須人人出手過硬!”
大慶石化以“四好”班子、“六好”車間創建為主線,優化基層干部隊伍資源配置,不斷提升基層干部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努力使黨員干部成為員工的表率,成為所在單位的主心骨和帶頭人。如今,這個公司“六好車間”、“五型”班組達標率為90%。
基礎管理工作是企業大廈的基礎。大慶石化深化“基礎管理建設工程”,不斷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流程管理執行力。腈綸廠實施“五級預警”機制,對安全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使基層建設與企業安全生產有效融合在一起,確保了安全生產。熱電廠實施首問負責制,創新情緒管理模式,提高了基層的執行力。
讓員工找到自己的位置,企業必須搭平臺給梯子?;ひ粡S裂解車間壓縮機組承包組組長左成玉,參加工作26年來,先后解決生產難題100多項,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是集團公司乙烯裝置技能專家。他說:“企業給了我展示才華的舞臺,只要企業需要,我愿意一輩子工作在生產操作崗位。”如今,大慶石化各級管理、技術和技能人才已達4500多人,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正逐漸形成。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