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青島市即墨區檢察院成功辦理了一起涉及潤滑油的假冒注冊商標案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犯罪嫌疑人竇某為謀取高額利潤,自 2024 年 1 月起,實施了一系列制假售假行為。他自行購置廢舊空油桶、油蓋、防偽標簽以及散油,通過自行灌裝的方式,將散油偽裝成某知名品牌的高壓高清抗磨液壓油,并投入市場銷售。經調查核實,竇某的銷售額累計達 8 萬余元。?
即墨區檢察院經審查后認為,竇某的行為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不過,考慮到竇某犯罪情節相對輕微,且系初犯、偶犯,同時具有坦白交代、認罪認罰以及積極賠償相關人員損失等從輕、減輕處罰情節,檢察院擬對其作出不起訴處理決定。為確保檢察辦案的透明度與公信力,強化社會監督,即墨區檢察院特別組織召開了公開聽證會,并邀請人民監督員、聽證員共同參與。會上,檢察機關就案件事實、證據認定以及法律適用等關鍵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人民監督員?與聽證員真詢問案件細節,經過深入討論分析,最終一致同意檢察機關依法作出的處理決定。?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即墨區檢察院堅持綜合履職,扎實做實行刑銜接工作。依法向竇某犯罪行為發生地及住所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發了《檢察意見書》,建議對竇某的違法行為給予相應行政處罰。通過這種行刑銜接的反向移送機制,實現了對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的 “穿透式” 深度閉環打擊。?
辦案檢察官強調,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商標作為企業和商品的重要標識,是專屬于權利人的知識產權,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一經注冊便受到法律嚴格保護。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不僅嚴重侵犯了商標注冊者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對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造成了破壞。情節嚴重的,侵權者必將承擔刑事責任。因此,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應當提高警惕,增強法律意識,共同為知識產權保護構筑堅實的 “防護墻”,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與創新生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