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了2024年相對平穩的國際原油市場后,2025年的市場格局正悄然醞釀著新的變化。盡管俄烏沖突帶來的市場動蕩已逐漸平息,但一系列新的熱點問題正浮出水面,成為影響全球原油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以下是2025年全球原油市場的十大熱點問題前瞻。
一、美國關稅政策改變區域原油流向
隨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潛在調整,中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的原油市場將面臨深刻影響。若美國要求中國增加美國能源進口,中東原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面臨挑戰。同時,特朗普計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一旦實施,將對加拿大原油生產商造成顯著沖擊,迫使其向非美國市場尋求出路。
二、大西洋東岸新煉廠與新油種成為焦點
尼日利亞首個大型煉廠丹格特的試運行成功,將抽緊尼日利亞原油資源,影響美國東海岸煉廠的原油供應。歐洲煉廠則將迎來北海新油種約翰·卡斯特伯格的供應,這將進一步豐富其原油來源。
三、中國石油消費增量全球占比顯著下降
2024年中國石油需求增速驟降,受宏觀經濟壓力和能源替代加速影響。新能源汽車、LNG重卡對汽柴油的替代已初具規模。展望2025年,中國經濟政策調整或有助于緩解部分壓力,但汽柴油消費下降趨勢難以逆轉。
四、“歐佩克+”陷入兩難境地
“歐佩克+”自2022年10月以來不斷深化及延長減產,但非歐佩克國家產量的增加使其市場份額下降。市場對2025年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預期較為一致,使“歐佩克+”產量回歸的空間有限。中東國家擁有的閑置產能將成為全球供應的有效保障,但內部利益分配不均問題始終存在。
五、俄油折價幅度進一步縮小
俄烏沖突發生后,俄油受到七國集團和歐盟的多輪制裁及價格上限政策影響。然而,制裁和限價催生了“平行市場”,使俄油貿易脫離了美元系統。隨著“平行市場”的日臻成熟,俄油的折價空間大幅縮小。
六、美國或對伊朗實施更嚴格制裁
拜登政府任內對伊制裁弱化,伊朗石油出口大幅增加。若美國對伊朗實施更嚴格制裁,可能迅速收緊中質含硫原油的供應,但也可能促使“歐佩克+”提前放棄減產。這將對中國和山東地煉的原油供應產生深遠影響。
七、全球煉油毛利預計持續承壓
2025年計劃關停的大型煉廠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兩岸,但全球煉能仍然是凈增長。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顯著下降的背景下,這將給全球煉油毛利帶來較大壓力。中期看,中國和中東煉油能力增長預期放緩,美洲煉能呈下降趨勢,有望給煉油毛利帶來復蘇機會。
八、原油近月升水的市場結構有望大幅縮窄
2021年以來,原油市場大部分時間處在近月升水結構中,有利于多頭換月持倉和基金入市。但隨著2025年市場大概率進入供大于求的寬松平衡,市場結構進入Contango的概率越來越高。這將有利于貿易商開展庫存運作。
九、Brent-Dubai基準油價差可能寬幅波動
過去幾年,Brent-Dubai價差主要由東西方區域供需的差異所驅動。展望2025年,BD價差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美國加大對伊朗制裁可能收緊含硫原油供應,而“歐佩克+”放松減產和中東國家供應增量又將令Dubai油價承壓。此外,Brent的金融屬性強于Dubai,預計BD價差將維持寬幅波動的態勢。
十、金融屬性可能造成油價劇烈震蕩
石油的金融屬性往往體現為宏觀市場對油價的影響。展望2025年,油價中的金融屬性仍將大概率呈現高波動的特征。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分歧、全球經濟低增長周期以及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政策等因素都可能給油價帶來劇烈震蕩。
綜上所述,2025年的全球原油市場將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靜水深流的市場變化中,各參與方需要密切關注這些熱點問題的發展動態,以制定科學合理的市場策略。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